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时尚频道 >> 眼部美容 >> 美目秘籍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预防和对付眼袋的备战大全

http://www.cnophol.com 2009-2-19 13:50:02 中华眼科在线

    眼袋的形成是由於眼窝中的脂肪消减而引致,这与年龄的增长也有关系。当它一旦形成,便会“不离不弃”,除了有碍观瞻,亦会阻碍眼部的血液循环,眼睛皮肤因而变得乾燥。所以,保持眼部肌肤的紧致至关重要。

  眼袋的分类

  1、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眼袋由于遗传性因素,很年轻即有下睑眼袋,其突出特点为靠近下睑缘,呈弧形连续分布,皮肤并不松弛,多见于20-32岁年轻人。

  2、单纯皮肤松弛型此种情况为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但无眶隔松弛,故无眶隔脂肪突出,眼周出现细小皱纹,多见于33-45岁的中年人。

  3、下睑轻中度膨隆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过度发育,多见于23-36岁的中青年人。

  4、下睑中重度膨隆同时伴有下睑的皮肤松弛主要是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松弛,造成眶隔脂肪由于重力作用脱垂,严重者外眦韧带松弛,睑板外翻,睑球分离,常常出现流泪,多见于45-68岁的中老年人。

  5、皮肤松弛伴有下睑缘与眶下缘之间出现凹陷同样多见于中老年人,除皮肤松弛外,出现眶隔脂肪及睑板前脂肪的萎缩。

    预防眼袋

  1、眼睛周围的皮肤极之薄弱,卸妆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切忌用力拉扯皮肤。

  2、画下眼线时以不拉动眼皮为原则,为求方便,可以用乾粉扑轻按在面上来稳定手的位置,这便不容易画错位置了。

  3、洗面时,用棉花抹洗眼睛周围的皮肤,比用粗糙的毛巾好。

  4、配戴隐形眼镜的时候,不要拉下眼皮,如果想方便地戴上镜片,可轻轻拉高上眼皮。

  5、不要养成擦眼睛、眯眼睛、眨眼睛的坏习惯;阳光猛烈的时候要戴上太阳眼镜。

  6、切忌减肥、节食,以致营养不良或体重突然下降的现象出现,因为脂肪量迅速改变会影响皮肤弹性。

  7、每天要多喝清水,至少八杯,尤其是早上起床时,晚上则不适宜饮太多水。

  8、早、晚要涂滋润性眼霜。

  9、眼部卸妆应用专用的卸妆液。

  补救方法

  倘若不幸地眼袋己形成,仍可采取以下补救之法,以下妙招让你和眼袋说NO!

  一、每晚睡前若能用维生素E胶囊中的粘稠液对眼下部皮肤进行为期4周的涂敷及按摩,能收到消除下眼袋、减轻衰老的良好效果。

  二、睡前在眼下部皮肤上贴无花果或黄瓜片,坚持下来可收到减轻下眼袋的美容效果。也可利用木瓜加薄荷浸在热水中制成茶,晾凉后经常涂敷在眼下皮肤上。

  三、在面部用些乳脂或油类,用手指朝上击打颜面部位,特别要注意在眼周围软弱的皮肤上重点轻敲。平时应当避免随意牵拉下眼睑或将其向外过度伸展。

  四、日常饮食中经常咀嚼诸如胡萝卜及芹菜或口香糖等。

  平时尚需注意常吃些胶体、优质蛋白、动物肝脏及番茄、土豆之类的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可为此部位组织细胞的新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对消除下眼袋亦有裨益。

  五、对待下眼袋,在国外有人常采用甘菊、上等红茶或玫瑰子等,还有用加温的蓖麻油或橄榄油,每天在眼袋处湿敷15分钟到数小时,这些物质有助于解决眼下部所出现的囊袋问题。

  另外,可利用冷热敷来加强血液循环或使用具有保湿效果的眼霜,让眼袋浮肿情况获得改善。

  1.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冻约15分钟,然後用一小块化妆棉浸在茶中,再把它敷在眼皮上,能减轻眼袋浮肿程度。

  2.睡前用无名指在眼肚中央位置轻压10次,每晚持之以恒,以纾缓眼部浮肿的问题。

  3.舒活眼膜霜,质地清爽的蓝色凝胶,含有多种植物精华,有效舒缓眼部肿胀,紧致肌肤,改善幼纹。其高效保湿成份能够增加眼部130%的滋润度,使疲惫的双眸立即恢复清新滋润。

  4.即效精华眼霜,帮助增加眼部肌肤的弹性及结实度,并保持眼周皮肤水份平衡。

  5.三效眼霜,帮助增加眼部肌肤的弹性及结实度,并保持眼周皮肤水份平衡。

    来源:互联网

(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科,眼袋)的信息
  热门图文

五大“杀手锏”终结你

倾力总结美貌后天养成

眼睛瞬间放大1倍的眼线

隐形眼镜别放卫生间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