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目前正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考虑手术的安全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已不再是单纯的脱盲脱残的复明手术,而是要求最大可能的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的屈光手术,采用对眼球损伤最小的术式,如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微切口白内障手术,把对眼球的损伤减少到最小,把手术的并发症降低到最少。
第二,白内障手术时充分考虑患者术前存在的屈光不正,特别是术前散光,有目的地设计切口位置、形状、大小、方式、切口与角膜缘距离,以求达到术后最佳的视觉效果,而不只是被动地考虑如何避免引起术后散光。1.00D-2.50D的散光可通过白内障手术中的处理得到矫正,较大度数散光的矫正,可采用角膜松解切开术,也可植入环曲面晶状体以矫正较大的散光。
第三,手术的精确性,从精确确定屈光力开始,采用有效可靠的验光技术确定其术前屈光力,稳定准确地测定眼轴及相关眼球参数,选用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精确计算植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尤其对白内障伴有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的患者,常用的计算公式将出现较大偏差,不断总结经验,选用最合适公式计算。
第四,白内障手术不得已摘除了晶状体,使患者丧失了正常的调节功能。白内障患者早已由于混浊而硬化的晶状体丧失了调节功能,一般都已接受无调节的现实,最低要求是希望恢复远视力或近视力。但现从屈光手术的角度看,常常结合患者的职业或近距离阅读、生活的需要,植入合适的屈光度数,而不能以矫正到最好的远视力为唯一的目的和要求。术中也可植入多焦晶状体或调节式晶状体,术后不仅满足患者对远视力的需要,也考虑患者的近视力,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第五,从屈光手术更高的标准来看待白内障手术,除了屈光不正等低阶像差之外,考虑在与角膜像差匹配的情况下,选择更有利的人工晶状体形式,如非球面、消像差等,以降低高阶像差对视觉的影响;使用黄色晶状体阻断蓝光对人眼的损害;使用偏心晶状体对黄斑病变患者和视觉康复。
第六,随着角膜屈光手术持续和广泛开展,术后人群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大,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增多,必须充分考虑手术难度及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复杂性,选用合适公式计算。
第七,伴有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小度数或零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有利于保持眼球内解剖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
来源:武汉爱尔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