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多发生于农业工作中的感染性疾病,常见在农忙高温季节的角膜损伤,例如被麦子尖,玉米叶,小树枝等划伤。常见致病真菌有罐刀菌、曲霉菌、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及酵母菌等。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日渐增多,可能与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去年在东南亚发生的隐形眼镜护理液污染造成的角膜真菌性感染,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般起病较缓,开始时表现为角膜上的一个小白点,病程长,有疼痛、怕光、流泪等症状,但较细菌性角膜炎轻。溃疡色较白,表面稍隆起,中心病灶周围有时可见到“伪足”或“卫星灶”。严重者角膜后壁沉着物,眼前房可以看到黄白色的积脓。如伴有细菌感染时,临床症状变得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难。
由于我国农村的卫生条件较差,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有限,所以很多该病患者经常出现误诊和误治,有些患者长时间使用各种抗生素甚至激素,而没有应用相应的抗真菌药物,因而贻误了病情。花了不少冤枉钱,病情却越治越重。甚至经常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和深入的理论学习,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角膜病科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系统的治疗方案,针对较轻的患者,应用包括抗真菌药物配合抗生素和非激素类消炎药,结合弱腐蚀剂烧灼溃疡的保守疗法;对较严重患者,采用角膜移植术,眼前节重建术界和前房冲洗等方法。依据这些专业治疗方案,近年来,治疗了数以百计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绝大多数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少有复发的情况。
来源:寻医问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