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蒙蒙一向虎头虎脑,但近来却总是精神疲惫的样子,活动时间与活动量明显减少,有时还诉说头晕、眼前冒黑影。父母仔细观察发现,除了孩子脸色似乎不如以前红润了,最离奇的是眼睛变化—眼白明显发蓝。结果去医院一检查—蒙蒙患上了贫血症。
大夫解释说,根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孩子眼睛的巩膜(俗称眼白)变蓝是缺铁性贫血的敏感信号,其诊断的特异性达90%以上,敏感性达85%以上,比通常的粘膜苍白之敏感性更为准确。而且不受年龄、性别、皮肤厚度以及色素沉积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持续时间长,易于辨识。比较起来,以往作为有否贫血的判定体征—皮肤粘膜苍白,则显得过于模糊,比如皮肤较黑或较厚的孩子,在贫血的早期就不容易分辨出来,往往延误诊治。
那么,为什么贫血症会导致巩膜变蓝呢?奥妙在于孩子的贫血大多是膳食中缺铁而引起的,而缺铁可使体内的胶原合成受阻;胶原的合成量减少了,由胶原构成的眼睛巩膜就变薄了,这样巩膜下面蓝色的脉络膜便显露无遗。
父母观察巩膜色泽的方法很简单:将孩子带到户外,在自然日光下看其颜色。最好由3个人分别独立观察,至少有2人认定“显著”,方能确定。
要提醒家长一点,蓝巩膜虽然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的病孩,但也并非贫血症的“专利”。据临床医生的报告,先天性成骨不全、结缔组织病、激素治疗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患者,也可出现蓝色巩膜,只不过不常见罢了。
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蓝巩膜后,切忌自己当大夫,自行诊断为贫血症,并自购抗贫血的药物给孩子治疗。正确之举是将眼白色泽的改变作为孩子患病的警号,及时到医院看医生。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