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延缓眼底动脉硬化

http://www.cnophol.com 2009-3-2 13:49:37 中华眼科在线

  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可以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它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老年退行性硬化、小动脉硬化等几种。通常眼底所见到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是老年退行性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前者常见于50~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后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同时存在,也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结果。这两种眼底表现可能不完全一样,在临床上单凭眼底检查难以区别。

  视网膜血管是体内唯一可以直接在活体观察到的血管,其管径为63~134μm。任何导致全身动脉和小动脉硬化的疾病都可能累及视网膜血管(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且在视网膜上出现相应的特征性改变。眼底表现可以反映全身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可以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提供参考。

  老年性动脉硬化,普遍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血脂的增高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高龄、肥胖、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胶原纤维增生,引起全身动脉系统退行性、弥漫性硬化,在动脉管壁中层弹力层和肌层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少数患者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动脉失去弹性,可以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由于血管壁脆弱,当血压升高时可破裂出血。

  老年性动脉硬化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来有低龄化倾向。临床上大多数不出现眼科症状,或仅有视物模糊、眼花等表现。可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脑缺血症状。

  眼底一般表现为视网膜动脉普遍变细,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淡,反光变强,血管平直行走、分支呈锐角。由于舒张压不高,动静脉交叉处很少有变化,远端静脉不充盈,静脉无隐蔽或缩窄现象。若合并高血压,当血压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95~110mmHg)动脉已有纤维样变性的部分不能强烈收缩甚至被动扩张,表现为血管扩张、迂曲,颜色较红。无纤维样变性尚能收缩的部分,则管径狭窄,反光增宽,颜色较淡,并可有动静脉交叉征。当动脉纤维样变性加重,被动扩张的部分增多,眼底血管呈红色并且迂曲也增多。退行性硬化合并持续高血压时,眼底可有一些出血斑、硬性渗出,一般没有视网膜水肿和视乳头水肿。

  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应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鉴别。如发生黄斑出血,则应与其他黄斑出血性疾病相鉴别。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全身性疾病和体重超重,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可以延缓眼底动脉硬化的发展。

    来源:互联网

(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病,疾病,眼底动脉硬化)的信息
      热门图文

    时髦烟熏妆的新画法

    眼部保养 让你“睛”彩

    五大“杀手锏”终结你

    倾力总结美貌后天养成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