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角膜溃疡为眼科常见病,亦为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现回顾我院1997 -2002年住院治疗之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患者61例,分析比较局部应用Vitc的疗效,局部应用V it。者起效快,疗程短,疗效肯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6年住院治疗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61例64眼。其中男38例,女23例,右眼36例36眼,左眼22例22眼,双眼3例6眼,病毒性37眼,细菌性9眼,真菌性1眼,混合感染17眼。随机分为两组:局部应用V itc组为工组,未用者为n组。工组共43眼,其中病毒性23眼,细菌性7眼,混合感染7眼,真菌性1眼。n组共21眼,其中病毒性14眼,细菌性2眼,混合性5眼。两组均全身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或(和)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分别应用0.1%无环鸟昔眼液、阿米卡星眼液(或0.3%诺氟沙星眼液)抗感染,1%阿托品眼液散瞳。工组视病情全身应用Vitc并患眼球结膜下注射Vitc(部分病例加用强的松龙0.5-0.75 ml Qd至Biw,至角膜上皮基本愈合,11组仅全身应用Vitco
1.2结果以症状好转,上皮染色减少,分泌物减少为起效。I组起效时间2一5天,平均3.4天,n组起效时间3一7天,平均起效时间4.9天,t检验P<0.05。以症状消失,上皮染色阴性为痊愈,症状无明显改善,上皮染色基本不变甚至扩大为无效。I组除1人病情好转后自动出院外,余患者均痊愈。其中工组痊愈时间5--29天,平均12.3天,n组痊愈时间8-28天,平均16.4天,经t检验,P<0.050
2讨论
角膜由前至后分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层。其中基质层占角膜总厚90%,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约占角膜干重71%。在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愈合中,上皮细胞可再生,而基质不可再生,损伤后由结缔组织修复填补。Vitc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与正常结缔组织的形成与再生有密切关系。在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中常全身应用Vitc以促进愈合。但因角膜本身无血管,营养供给主要来自房水,其次为角膜周围血管及泪液,感染性角膜病变易发生于角膜中央,因此,全身应用Vitc角膜浓度不高。而球结膜下注射可使药物在房水及前葡萄膜等获得较高浓度,可显著提高患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更明显作用。因Vitc局部球结膜下注射具较强刺激作用,需与局麻药共同使用,患者方可耐受。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