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青光眼 → 常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光眼的类型有哪些

http://www.cnophol.com 2009-6-23 16:08:06 中华眼科在线

     <1>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又称非充血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缓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情进展缓慢,自觉症状多不明显,但比较细心的人会有所感觉,如当过于看近东西,且时间长,失眠,过度疲劳后,出现视力疲劳、眼胀、虹视、头痛等症状。眼部外观无特殊变化。早期视力尚好,但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会逐渐下降,眼底视神经乳头渐渐出现青光眼杯,并继发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及进行性缩小,此病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才被发现。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又有发展,视野逐渐变成管状,瞳孔日渐散大,导致失明。因此,此种类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2>低眼压性青光眼

     对于找不到确切原因,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又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萎缩凹陷和视野损害的眼症就归类于低眼压性青光眼。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致病因素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一些学者采用药物、激光和滤过手术等各种措施使眼压降低得更低些,以企图阻止视野损害的进展,但一般效果不确切。

     <3>房水分泌过多性青光眼

     房水分泌过多性青光眼是一种极为少见的开角型青光眼。本病的特征是眼压升高时房水流畅系数仍正常,眼压升高是因房水生成过多所致。眼压的升高多为间歇性,多见于40—60岁女性,常伴有神经原性高血压。

     2、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比较复杂,都是先有其他各种眼病,如白内障,眼撞击伤,眼内出血,肿瘤等病因,最后继发了青光眼。一般先有原发病的症状,而后才出现青光眼的症状。看病时既要明确青光眼,又要追查引起青光眼的原因。

     继发性青光眼包含四种:继发性外伤青光眼、继发性炎症青光眼、继发于肿瘤青光眼和继发于眼底病变青光眼等。

     3、混合性青光眼

     两种以上的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或原发性与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存在,均称为混合性青光眼。

     4、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也叫发育性青光眼,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而致的另一类型青光眼,主要是房角的先天发育不良。其特征是眼压增高,眼球增大,黑眼外视扩大,表面轻度水肿,前房加深,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先天性青光眼包含三种:即婴儿型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和青光眼合并其它先天异常青光眼。

     此外,根据不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病症体征,青光眼还有如下的几种类型:

     绝对期青光眼

     是指眼球已完全丧失视力,无光感,此类青光眼多伴有眼痛。绝对期青光眼是指光感已消失的青光眼,它可来源于原发性青光眼或继发性青光眼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因其眼压高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角膜水肿、结膜充血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及生活。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色素性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出血性青光眼]

  来源:互联网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
互联网 (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青光眼,疾病常识)的信息
      热门图文

    耍耍眼线小心机,最大

    年末派对 翠绿眼妆瞬变

    Gucci 2011年新款太阳

    男人看花眼 白百何妆容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国家健康网
    我友健康眼科新闻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