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眼外伤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儿童遭遇眼外伤 处理方法需得当

http://www.cnophol.com 2009-8-20 9:10:55 中华眼科在线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儿童眼外伤的发病率占外伤总数的15%~27%,各类外伤的致盲率高达60%~70%,儿童的视力愈后远低于成人。金华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医师徐新萌说,儿童眼外伤是儿童眼病中较为常见的,也是造成视力丧失或影响外观的重要原因。

    儿童更容易发生眼外伤

    徐新萌认为,儿童好奇心强、喜动、模仿性强,由于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对可能触发的伤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及躲避伤害的能力差,而眼睛因其结构脆弱,部分暴露于眼眶外,因此在全身各器官外伤中眼外伤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儿童较成年人更容易发生眼外伤,并且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如鞭炮炸伤、剪刀伤、铅笔戳伤、一次性针头戳伤等外伤时有发生,往往造成角膜穿孔、外伤性白内障、甚至眼内容炎,即使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患儿视力也会受到影响。

    徐新萌说,儿童眼外伤轻则引起视力下降,影响双眼视觉的发育,重则致盲,引起眼球萎缩、斜视或摘除眼球,不仅丧失视功能,而且影响外观。因此,眼外伤不仅会对儿童造成生理上的创伤,还会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徐新萌提醒,儿童最好不要玩锐器,如小刀、剪刀、针、铁丝等;不要让儿童接触到酒精、石灰、水泥等化学物品,以免误入眼内;不要让儿童玩鞭炮;儿童在追逐、嬉戏时不能手持较锐利物,如铅笔等。同时,家长在为儿童购买玩具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实际自卫自防能力,要引导儿童做一些健康安全的游戏。一旦不幸发生了儿童眼外伤,应立即送医院积极治疗,不要延误抢救时间。

    锐器或钝器戳伤眼球怎么办

    有时小孩手握竹筷或铅笔奔跑不慎跌倒,竹筷或铅笔扎入眼内,造成眼球贯通伤,对于插入眼球里的异物原则上不应将其硬行拉出。有的伤口会有一团黑色的虹膜或胶胨状的玻璃体等眼内容物冒出,此时绝不可将其推回眼内,以免造成感染,只需让患儿躺下,在伤眼上加盖清洁敷料后,即送医院抢救。

    送医院途中,要劝阻患儿哭闹,尽量减少颠簸以减少眼内容物的涌出。

    眼内进异物处理应得当

    一般异物如昆虫、灰沙、铁屑等进入眼内,多数是黏附在眼球表面。这时应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上眼皮,轻轻向前提起,救助者向眼内轻吹,刺激眼睛流泪,将沙尘冲出。这一方法如不奏效,则先让孩子眼睛向上看,父母用手指轻轻扒开下眼皮寻找异物,应特别注意下眼皮与眼球交界处的皱褶处易存留异物,仔细寻找。如果没有,可翻开上眼皮寻找,或者到眼皮的边缘和白眼球处寻找。找到异物用湿的棉签或干净手绢的一角将异物轻轻粘出。

    当灰沙附在眼皮的内面,就要把眼皮翻开把它擦去。如果进入眼内的沙尘较多,可用清水冲洗。如果是石灰粒吹入眼中,应马上翻开眼皮,将石灰粒取出,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将孩子头部泡入盆中,反复睁眼闭眼,将异物洗净,然后立即送医院处理,千万不可不作处理直接送医院。

    如果异物嵌在角膜上,切勿用尖硬物进行随意挑拔,以免致角膜穿透;这时可用干净的针筒吸取硼酸水,在异物旁边轻轻冲洗,注意不能冲在异物上。如果异物仍不能取出来,应速送医院治疗。

    来源:互联网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外伤,视力,盲,眼球)的信息
      热门图文

    让30岁女人轻松远离“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