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青少年近视眼越来越多,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而且青少年的眼睛一旦近视,就很难治愈。
我们应该从生理角度和行为角度来剖析一下近视的原因。
新生儿多是远视眼,到5岁时才逐步发育成正视眼。而且这个时期是人一生眼睛发育最快的时期。从6岁到11岁,这个时期发育比较缓慢,从11岁到19岁又是个发育较快时期。随着身高的迅速增高,生理上也发育成熟,同时,眼睛也发育完善了各种应该具备的功能。
人的眼睛在看远时不需要调节。所谓调节就是眼睛睫状肌和晶状体的收缩与松驰。看近时,眼睛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向前后方向凸起。反之,看远时,睫状肌松驰,晶状体收缩为扁平状,没有这种调节,远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由于青少年过早过近过多地用眼,使本来处于可塑性很大的发育期的眼睛,长时期处于看近的调节中,致使眼睛调解痉挛疲劳,由于调节疲劳,在看远时,眼睛睫状肌该松驰时检驰不了,晶状体该恢复为扁平状态才能看清楚远方,但是恢复不了,这就出现了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近视现象。
这种由于调节疲劳引起的近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性近视。这时的假性近视,经过适当的休息,多看远,少看电视,注意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调配,会很快得到恢复,反之,由于这个时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正处于过重的学习时期,这个时期又恰巧是青少年的年龄在12岁到19岁之间时眼睛的第二个快速发育期。眼睛的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收缩充血,晶状体也一直处于前后方向凸起状态,迫使眼球的前后径加长。也就是说,眼睛的前后径和横径不能同比例发育,那么就逐步发育成前后轴长的轴性近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性近视。到了真性近视,近视眼就不容易治愈了。因为人们目前还没有办法使眼球和前后径缩短。由于眼球的前后径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的物像点不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样的眼睛要看清楚就要自身前移,以调整所看物体的距离,才能使看物体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通常眼球的前后径长出一毫米就要戴-3.00度的近视眼镜。
通常10岁之前就近视的儿童与先天遗传有关。大部分的父母亲或爷爷奶奶是高度近视。也有没有家族因素的,很可能与幼时身体素质很差,患过麻疹,猩红热,与发高烧有关的疾病。这些儿童一开始戴镜就超过-3.00度以上,而且矫正视力不好,将来这些儿童的屈光度多在-8.00到-10.00度以上,伴随有眼底一系列病变,如豹纹状眼底,玻璃液化等等。据估计,这种高度近视患者占近视群体总数在5?6%左右。
从11岁到13岁开始近视的青少年则多与后天过度用眼有关,这个时期近视的青少年预后比较好,大部分到了高中毕业所戴眼镜的屈光度也不会超过-6.00度。
而从13岁到15岁才开始近视的青少年预后会更好,一般大学毕业后,其屈光度也不会超过-3.00度。
总之,青少年近视眼发病越早,近视屈光度就会越大,反之,青少年近视眼发病越晚,其近视屈光度会越小。甚至有些学生以后不上学了,近视会很快不治而愈。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过早的学前教育,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近视的关键是让孩子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才是预防近视眼的唯一好办法。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