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王经理总是一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样子,家里也是愁云密布。原来,王经理夫妇年轻时,没受过很好的教育,尽管他们后来做生意发了点小财,可还是很羡慕那些“文化人”。他们把一腔希望都寄托在宝贝女儿小兰身上,小兰也很听话懂事,从小学到高中每天都看书到深夜,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小兰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眼镜,摘掉眼镜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睁眼瞎”——连走路都看不清。现在,小兰高三了,“开夜车”更是常有的事。半年前,小兰开始向父母抱怨,看东西时总感觉眼前有黑点飞来飞去,上课也越来越看不清黑板了。王经理夫妇想,可能是眼睛太疲劳的缘故吧,安慰小兰几句后,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请老师把小兰的座位调到离黑板更近的位置。可小兰看东西却越来越模糊了。有一天跑步时,小兰突然感觉眼前出现一大片乌云般的黑影,很快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王经理夫妇这下急了,忙带着小兰到医院检查。一番检查后,医生说小兰是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
专家点评:我们的眼睛就像是一架无比精密的“照相机”。它形似球体,球壁由三层膜组成,最外层是角膜和巩膜,中间是含有丰富血管的葡萄膜,最内一层即为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系统,好比照相机里的感光胶片。它很菲薄,却又可以分成十层:最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就像感光胶片的基片,其余的九层为神经感觉层,相当于胶片上的感光材料。正常情况下,色素上皮层与神经感觉层间的组织黏附相当牢固,当某些因素作用使菲薄的视网膜产生破口,液化的玻璃体经破口进入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时,就发生视网膜脱离了。这正如胶片的基片和感光材料之间发生了分离,眼球的感光系统发生障碍,就不能够“照”出缤纷鲜活的美丽世界了。
视网膜脱离可分为三大类,即裂孔性、渗出性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其中,又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近视患者发生的视网膜脱离多属此类型,且近视度数越高,发病率也越高。正常人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但近视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者,因为其眼球前后径拉长,视网膜和脉络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视网膜较容易变薄、退化,一旦视网膜出现裂孔,就很容易造成玻璃体渗入继而发生视网膜脱离了。据资料显示,由于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一,而临床上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约八成以上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当单眼发生视网膜脱离时,另一只眼晴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也同时增加,比例约为25%。因此,像小兰这种高度近视患者,平时就要格外小心了。
视网膜脱离一般不会有眼红、眼痛,但在视网膜脱离的初期,可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像小兰,眼前有越来越多的黑点飞来飞去,就是因为眼轴过长,导致玻璃体由胶状变成液态(即玻璃体液化),部分玻璃体浓缩,形成点状、条状或絮状混浊,随着眼球运动而上下飘动所致,临床上把这种情况称为“飞蚊症”。玻璃体液化后,很容易发生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脱离,此时,变异的玻璃体会对视网膜产生一过性机械牵曳,有的患者就会出现眼前持续数秒钟的光影闪烁。当头部过多震动或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玻璃体动荡增加,变薄、萎缩的视网膜受到较强的牵引就会导致裂孔的出现,随之视网膜脱离就发生了。如果脱离范围大,治疗不及时,视网膜缺少血液营养供应,常可导致失明。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脱离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反之,脱离时间越长,病情越复杂,治疗效果越差。当脱离后的视网膜萎缩和变性已变为不可逆时,手术效果则较差;视网膜脱离一年以上,即使手术成功,视力恢复也不好。至于治疗方法,简单地讲,对于尚未脱离的单纯视网膜裂孔可采用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一旦发生,手术就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手术方式有多种,如冷凝封闭裂孔环扎加压术、充气环扎术、玻璃体联合手术等。但各种手术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想方设法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使其重新贴附于脉络膜上,从而尽可能地恢复视力。
现在,像王经理夫妇那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为数不少,但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高度近视常会在视网膜造成许许多多的并发症,提高警觉,及早发现先期病灶,及时给予妥善的治疗,才是保护灵魂之窗的最好法宝。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