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武汉市部分中小学生感染“红眼病”。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和专家,了解到红眼病的特点、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
红眼病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本病特点是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接触传染源后2—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1-2小时即开始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很快加重。患者具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表现为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红眼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病人的手、毛巾、脸盆等用具传染;网吧、游戏机厅、饭店、游泳池等也是重要的传播场所;理发用具、美容器械、旅馆被褥等都是传染的媒介。学生大多数是接触同班或同宿舍病人或通过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课本、课桌椅、毛巾、脸盆等而发病。
红眼病的传染性很强,短时间内可广泛蔓延,预防工作很重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前提下,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发现学生首例病人后,尽快做好隔离消毒工作。病人不能随便到公共场所,随意拿取东西,避免造成疫情传播流行。病人须隔离治疗7-10天。
二是患者脸盆、毛巾、手帕、书本应进行消毒,不与健康人混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日光下曝晒、消毒液浸泡等。
三是患者接触过的桌子、椅子等物品应注意消毒,可采用来苏液消毒液或1%~3%漂白粉澄清液等作为消毒剂,对物体表进行擦拭消毒。
四是在疫情流行期间,学生不去网吧、游戏机厅、理发店、饭店、游泳池等公共场所。
五是教育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最重要是教育学生养成不揉眼,勤洗手的个人卫生习惯。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