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青光眼 → 治疗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降低眼内压针灸结合用药最有效

http://www.cnophol.com 2011-1-21 15:03:18 中华眼科在线

 

  二诊(4月6日)服药7剂,针灸3次。效果非常明显,头晕头胀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眼压下降明显,右眼由45mmHg下降至32.1mmHg,左眼由50mmHg下降至34.2mmHg。原方又加酒大黄(后下)10克,郁李仁12克,炒枣仁12克,14剂。针灸加腹哀,大横,照海。

  三诊:又服中药14付,针灸10次。症状继续好转,已无头痛头眩之症,眼睛发胀已大减,精神畅快,视物又较清楚,眼压,右侧为25.1mmHg,左侧为24.1mmHg。前方去薄荷、蔓荆子、荆芥穗、黄连,加黄精12克,青箱子12克,又服14剂,针灸10次。

  四诊:又经过半个多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无头痛目眩,尚有眼干,口干,大便略干,手足有汗,舌质红,少苔,脉沉细,心率64次/分,家属反映于5月中旬左右,右眼压已降至17.4mmHg,左眼已降压14.1mmHg。

  患者因素体虚衰,肝肾不足,阴精不能上濡于目,以致目睛干涩,视物昏花,阴虚阳亢,故头晕目眩。

  张老认为,睛明视物与脏腑机能有关,如《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说明脏腑之精气,上聚于眼,眼睛才能发挥视物精明的目的。若脏腑功能虚弱,其精微不能上养于目,则可发生视物不清等眼病。

  在中药应用上,张老根据中医理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故常以滋养肝肾为治本之剂,常用六味地黄丸为底方,若有阴虚阳亢者加天麻、钩藤、草决明、蔓荆子、薄荷等,均为平肝潜阳之品,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较重,阳亢明显,草决明兼有清肝明目,通大便作用;若眩晕较重者,酌加祛风疏肝明目之剂,常用白蒺藜、蝉蜕、蛇蜕,具有驱风明目退翳作用,张老还常用大量活血祛瘀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等以增强营血以供养于目,所谓“目得血能视”。

  张老认为,十二经脉皆通于目,但以肝肾之经最为重要。故本证应以滋补肝肾为主,兼补脾胃以养气血,故以曲泉、阴谷之下合穴为主,兼用太溪、太冲,肝肾之原穴以补肝肾,用足三里、阴陵泉以补脾胃为治疗的基础。局部取穴也非常重要,如取睛明穴以明目退翳。诸穴以滋阴疏肝养肾为主,以清肝明目退翳为辅,肝肾之阴得补,疏肝理气情志畅通,清目退翳,睛明之气疏展则眼压可降。

  来源:互联网

上一页  [1] [2]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原创 (责编:王艳丽)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 更多关于(针灸治疗,肿泡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瘦脸整形手术须知哪些

    耍耍眼线小心机,最大

    年末派对 翠绿眼妆瞬变

    Gucci 2011年新款太阳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国家健康网
    我友健康眼科新闻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