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角膜是眼睛拥有正常视力的前提,但由于很多的意外因素,并非每个人的角膜都是正常的,非正常的角膜问题会越来越影响眼睛健康,直至丧失光明。圆锥角膜就是这其中的一种。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分为前部型圆锥角膜和后部型圆锥角膜。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圆锥角膜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虽然众多学者对圆锥角膜进行研究,但至今病因不明。组织学上发现圆锥处纤维板层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并未改变,故认为可能是纤维板层间粘合不够,板层相互滑脱,导致变薄。遗传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其可能诱因。由于角膜中央区或旁中央区进行性的变薄,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度增加,近视度数也不断加深,视力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病情进一步的进展,可能导致角膜穿孔,造成失明。
最近几年来,国外研究者发现通过核黄素紫外光诱导交联的方法,可以增强角膜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和抵抗角膜扩张的能力,阻止圆锥角膜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可以解决100-150左右的屈光度数,临床用于配合角膜环的治疗,巩固其治疗效果。
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原理角膜的生物力学属性取决于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束和它们的空间结构组成。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的机械强度通常是正常值的一半。交联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光敏剂核黄素(即维生素B2)在370nm波长紫外光作用下,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活性氧族可以与各种分子发生反应诱导胶原纤维的氨基(团)之间发生化学交联反应(Ⅱ型光化学反应),从而增加了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和抵抗角膜扩张的能力,370nm正是核黄素的吸收峰波长。 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