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简单地说,近视就是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专业上将它定义为“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那么,“远视”是否也可以简单推断为看远物清楚,看近物模糊呢?其实不然。所谓远视,即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虚像。因此,远视眼患者看远看近均不清楚。
在学校体检和门诊中,我们往往能发现不少视力不佳的儿童,家长和老师常常认为是近视所致,并顺理成章地将之归罪于看电视和打游戏机等。其实,造成小儿视力差的原因很复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佳多数是因为远视,而非近视。初生儿由于眼球长度较小,往往存在200—300度的远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长度逐步增加,远视度数就会减少,慢慢转为正视。不过,眼球的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小孩3-4岁视力已达1.0,而有的上了小学视力仍达不到正常标准。
4-6周岁的儿童,一旦发现视力在0.6—0.8之间,甚至0.5,扩瞳验光存在100-200度的远视,家长和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如孩子无明显不适,也不必戴镜。但如果孩子存在弱视或内斜视,则应及时扩瞳验光、佩戴眼镜,以免病情加剧。
常常有家长来咨询:“我们的孩子患有远视(或近视),同时还有弱视,怎么办?”部分家长甚至将远视、近视与弱视混为一谈。这样,近年来所谓的“弱视儿童”数量呈增长趋势,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弱视是经专科医生检查后,未发现眼部异常,戴了眼镜后的视力仍达不到0.9的病症。很多患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的儿童,虽然裸眼视力较差,但戴镜之后视力可得到矫正,这就不能称为弱视。当然,也有部分患儿戴镜后视力不能提高或提高不明显,排除验光误差的因素,则有患弱视的可能,特别在一些伴有斜视或眼球震颤的患儿中多见。在这种情况下,除给孩子戴镜治疗,更重要的是,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督促孩子进行必要的弱视训练。 来源:博雅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