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青光眼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青光眼术后随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 眼压:
眼压是判断治疗效果的主要标准,医师一般根据眼压来调整用药及其他治疗方法。最好把眼压控制在2.12kPa(15.88mmHg)以下。
(2) 视功能(视力和视野):
视功能尤其是视野对于青光眼病情的判断起一个关键作用。如果视野缺损有扩展,即使眼压正常也有可能增加抗青光眼药物,因为此时的病情说明需要更低的眼压才能维持视神经的正常功能,还有可能存在非压力所致的青光眼因素。
(3) 视神经:
视神经的病理性凹陷也是判断青光眼病程发展的客观指标,与视野改变有相关关系。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用眼底镜观察视盘的杯盘比。有条件的医院可用眼底立体照相来作视神经纤维层缺损情况及视神经病理性凹陷的对比观察。如果有进展,预示着病程的发展。
(4) 血压:
血压与眼压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该比例异常无论高或低都会影响视神经的灌注压。及时调整血压对稳定青光眼视功能起一定的作用。
(5) 用药情况:
因为青光眼需要长期的治疗,复查时医师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于调整药物的使用,因此患者对自己使用的药物名称及用药方法要弄清楚,如果记不清的话,可以写下来或直接把药瓶子带到医院。
(6) 其他:
必要时要查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以了解病情。 来源:眼科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