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干眼症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更年期后要加倍预防干眼症

http://www.cnophol.com 2012-12-6 10:09:01 中华眼科在线

  干眼症并非年轻人的专利,调查发现,高发人群实为中老年女性



  确诊后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围更年期女性可适当补充性激素

  家有老小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王海芳)干眼症是经常在空调房对着电脑工作的上班族,以及整天玩手机的年轻“果粉”们的专利?错!眼科专家指出,更年期后的女性更应警惕干眼症的侵扰。

  看电视几分钟就想合眼

  60岁的岑姨帮女儿带外孙女,闲暇时爱看电视打发时间。最近,她一打开电视,看几分钟便觉得眼睛酸疼,累得想闭眼流泪。揉眼也不管用,持续了一个月才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干眼症。

  “入秋以来,因眼睛干涩、流泪、发痒或视物不清等症状到眼科就医的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而且大多数是中老年女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表示。患者多表现为眼睛易疲劳、眼皮重,例如看报纸或看电视没几分钟就想合眼;“眼湿湿”,有时摸出透明黏黏的“眼屎”;看东西时矇时清;眼睛干涩、痒、红,甚至疼痛、怕光、流泪,或者有难以说明的不适感觉。

  性激素水平下降 可诱发眼睛干涩

  干眼症如今已成为最为常见的眼部疾病。蓝育青指出,美国调查显示,43~86岁人群中干眼的患病率为21.6%。而我国台北65岁及以上居民中有21%的人患干眼症。总的来说,干眼症患病者比较集中于中老年,特别是中老年女性。之所以给公众造成“干眼症是年轻人专利”的错觉,是因为中老年人往往误以为眼干涩是衰老的正常表现。

  为什么中老年女性容易患干眼症?“有病人说,‘是因为女人爱哭,年轻的时候哭多了,年纪大了就没眼泪了,戏里面不都这样说的吗?’其实病因非常多。”蓝育青说,常见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性激素水平降低、环境因素等,例如红斑狼疮、更年期、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等。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由于更年期前后性激素下降,加上气候变化,例如秋冬季天气干燥,更容易出现干眼症状。该院眼科范淑贤医师指出,如今许多老人家也有手机,子女远在外地的老人还会上网和子女远程聊天,“长时间对着显示屏看,也容易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轻中度点人工泪液 重度或需手术

  要明确是否属于干眼症,就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眼睛的泪膜、泪液分泌量等。“确诊后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例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等疾病可引发干眼症,需要先控制病情。”范淑贤指出,围更年期女性可适当补充性激素。如果干眼原因跟工作环境和经常用电子产品有关,则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远离电脑、少用手机上网、少玩游戏、多眨眼睛等。

  根据干眼的严重程度,医生会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目的都是保存泪液和补充增加泪液。“轻度干眼只需要点用人工泪液就行了。”蓝育青指出,中到重度干眼就需要配合促进眼表修复药物如贝复舒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或者抗炎药物如典必殊滴眼液、普南扑灵滴眼液等治疗。蓝育青称,如果患者泪液分泌明显减少,可考虑口服增加泪液的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未有足够疗效或患者5分钟内分泌的泪水接近0,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原创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 更多关于(干眼症,更年期)的信息
      热门图文

    Dior金色圆舞妆容,谱

    五个“一”帮你消除眼

    飙出眼尾浓眼线 猫眼妆

    上班族最IN实用眼妆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国家健康网医脉通眼科中国风湿网眼科英才网
    可可女性网新浪厦门健康合肥爱尔眼科蓝莓眼科网中国眼科网39五官科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爱尔英智眼科中国眼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