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屈光不正?相信有比较多的人不太熟悉屈光不正这个词,但一提到近视、远视和散光就不会陌生。其实,屈光不正就是指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等不正常的屈光状态。
屈光不正是医学上的术语,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一、近视
近视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指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使物像不清楚,即近的能看清,远的看不清,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其原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是晶状体、角膜的曲度过大。
二、远视
指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近的看不清楚,太远的也看不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导致这种屈光不正的原因为先天的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者是晶状体、角膜的曲度过小,即较扁平。正常小孩五岁发前可以为远视,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小孩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如果一个人能看清楚很远处的物体,视力能达到3.0,也不是远视眼,而是正视眼,一般这样的眼睛看近物也很清楚,这是其眼球调节能力很好的表现。
三、散光
如果晶状体或者角膜的曲度不均匀,物像经折射后歪斜或重影,还是不能在视网膜上准确成像,仍是视物不清,就是散光,这种屈光不正要用柱形镜来矫正。一般深度散光不宜配带软式隐形眼镜,因为散光太深的人,角膜不平,隐形眼镜放进去会感到不适,而且不能完全矫治;且散光镜定有一轴,放入眼内后,随着眨眼,镜片就会移位,令散光的轴位发生改变,视觉更加不清,这就可能需要用硬式隐形眼镜;散光越是不规则,矫正起来就越麻烦,而且矫正效果亦不佳,有的甚至需要手术才能解决,如角膜移置。
四、老视
老花眼也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人到老年,由于晶状体老化,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下降,当看近物时不能很好地调节到足够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视物不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开始时是看近物不清,比如看书看报、穿针引线,看远处的物体尚可;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近物不能达到足够曲度,远物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扁平,所以就会出现视近物不清,视远物也不清,这就需要配带远近两用的双光镜。一般正视眼的人较早老视,而年轻时近视眼的人,由于晶状体的老化,可能会使曲度稍有所缓解,表现在看近物时可以不用戴眼镜或者戴度数小一些的眼镜,但看远物时还是需要戴原来的近视眼镜,而并不能够抵消。
什么是屈光不正?通过上面的介绍,屈光不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近视、远视等眼睛疾病。单独的屈光不正容易矫正,但如果几种混合在一起,如近视合并散光、近视合并老视,合并的情形越复杂,就越困难矫正。 来源:中国眼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