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近视朋友都很关心:成年人近视还会加深吗?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用眼时间的减少,视力会趋于稳定,眼镜度数也将不再增加。但是有些疾病也会促使近视加深,值得关注。
视疲劳
眼下越来越多的"视疲劳"人群的产生,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的表现。长时间近距离阅读、阅读太小的文字、电脑操作时间过长等,都会过度使用眼的调节能力,可引起眼球胀痛、发干、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等视疲劳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头痛、眼眶痛,甚至恶心、呕吐。
那么,视疲劳是怎样导致近视或使近视加深的呢?众所周知,近距离用眼和高强度用眼可致使眼睛出现视疲劳。如果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和 调整,就容易导致睫状肌痉挛,睫状肌持续收缩时间过长,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近视的状态,就会发生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对于调节性近视,如果不及早治 疗,就会变为真性近视,所以必须引起重视。笔者亲身体验可与读者分享:本人18岁上大学前双眼视力1.5,进入了医学院每日伏案阅读各种厚重的医学书籍, 结果大二时戴上了150度的近视眼镜。如今步入中年,近视只有50度,平日无需佩戴近视眼镜。这是因为过度视疲劳导致了100度调节性的假性近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视疲劳和近视。所以,一旦发现现有的眼镜无法满足视力要求,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做检 查,更换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但需强调的是,近视眼并非眼镜度数配得越高越好。进行准确的医学验光是前提,配镜时一定要去除调节性近视部分,双眼矫正视 力达到1.0即可。在笔者治疗的数千例近视患者中,有一部分朋友来就诊时通过医学验光发现,因为佩戴了过高度数的近视眼镜而经常出现视疲劳的现象。
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1 000度,最高可达3 000度。病理性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00 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性近视。是以屈光度进行性加深、眼轴不断增长、眼内容物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 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其患病率为1%~12%。
病理性近视是高度近视中的一种,对视功能危害比较严重。病理性近视主要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因而尽管有些人不是从事近距离目力的工作,照样会发病,并可以发生视网膜变性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病理性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 由轻到重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如发生视网膜脱离往往先有视网膜变性裂孔,只要定期详细地进行眼底检查,尽早地发现视网膜周边变性裂孔,及时行视网膜光凝处 理,就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功能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发生黄斑出血需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 断层扫描检查进一步诊治。
糖尿病
当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眼球内的糖含量也会增高,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减低,晶状体可能由于葡萄糖含量增加而处于相对"高 渗"状态,发生水肿,致使屈光力增加,产生近视症状。糖尿病患者可突然发生近视,或原有的老花症状减轻。糖尿病所致的近视程度常常不稳定,当糖尿病得到有 效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近视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患者又可恢复为正常视眼。
白内障
白内障是本来透明的眼睛晶状体渐渐转变成黄褐色,折光系数因为晶状体致密度增加而提高,所以使得晶体的屈光能力增强,好像放大镜的倍数突然增加 一样,连带使近视度数不断攀升,视力也越来越差。近视朋友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时也可能有近视度数增加的现象,而没有近视的朋友因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则不 需借助老花眼镜来阅读,老花程度获得改善,就好像返老还童一样,有的人戏称这种现象为"视力的第二春"。对于患有高度近视的朋友,到50岁时如发现自己的眼镜度数突然加深或老花突然减轻,很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必须尽早就医。
青光眼
说起青光眼,往往很多人就会"谈青色变"。因为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与视功能的眼病,主要与"房水"循环发生阻滞之后眼内压力升高有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高眼压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逐步萎缩,视野会随之逐渐丧失甚而致盲。
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明显高于正视眼和轻度近视者,且近视度数越高越容易并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00度以上的高 度近视是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显著危险因素。同时,高度近视眼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引起眼压升高,容易导致眼轴前后直径的进一步延长,使近视度数逐步 加深。
在此,笔者提醒广大高度近视朋友,千万不要忽略了眼压、眼底视神经和视野检查,早期检查和早期诊断才能防患于未然。
目前,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近视眼的科学防治作为视力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年近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 方式,注意用眼卫生,每年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相关疾病并及时治疗。眼睛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找眼科医生诊治,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来源:家庭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