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分为眼球壁与眼球内容物两部分,外层是由前面的角膜与后面的巩膜所组成,中层是由从前向后的虹膜、睫状体与脉络膜所组成,内层即为视网膜。眼球内容物则包括前房与后房中的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
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照在物体上的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屈光间质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由此看来,人的眼球就像是一部精密的照相机。
角膜俗称黑眼珠,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占眼球表面的1/6,直径约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周边厚1毫米,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角膜透明无暇,其颜色系由于后面虹膜色素的衬映而成,色素愈多则颜色愈黑。角膜的屈光在42度左右,是对整个眼球屈光度影响最大的屈光间质,目前流行的屈光矫正近视眼的手术就是根据角膜的特点所设计。角膜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如果受损失严重可以留下白色瘢痕,就像镜头上长了一层霉斑,有必要考虑换一个新的镜头。
巩膜俗称眼白,相当于照相机的机壳,外观呈乳白色不透明,占眼球表面的5/6,厚度约为1毫米。巩膜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织组成,质地坚韧,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瞳孔俗称瞳仁,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直径为2.5~4毫米,婴儿和老年人的瞳孔较小。瞳孔能够控制射入眼底的光线,当外界光线强的时候,瞳孔缩小;光线弱的时候,瞳孔则变大,以保证成像清晰。一旦调节失调,则将导致曝光不当。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呈双凸透镜状,位于虹膜瞳孔的后面,正常人既能看远又能看近,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老年人的晶体感化不能变焦,称为老花眼。如果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晶状体变混浊,则形成所谓的“白内障”。 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含有再丰富的血管与色素,可保证在视网膜上的清晰成像,同时还具有营养眼球的功能,能营养外层视网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感光底板,由许多分工明确的神经细胞所组成,外界的光线经过以上屈光装置的调节,可聚集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样人眼就可以像照相机那样进行摄像了。但事实上,人眼作为一个转化了感觉生物器官,其结构与精密度可是远远超过了一架优质的照相机。
来源: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