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
1、初步找出二主经线,套管置最高位,进行平面镜检影,旋转灯座管,先比较90度及180度瞳孔光带特征,然后比较45度及135度光带特征,一般能发现有差别,并初步找出二主经线。当皮肤光带位于主经线时,瞳孔内光带显得与皮肤光带重合平行而较狭。
2、以球镜片中和一主经线上的顺动或逆动光带,而使另一主经线上出现顺动光带。
3、各类散光均可利用顺动光带进行轴位测定。其方法有三种:
(1)常规法:用于散光在+0.75DC~1.00DC者。设受检眼属复性远视散光,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套管置最高位,皮肤光带置90度经线上,发现瞳孔内顺动光带最细而亮,与皮肤光带完全重合,当稍旋转灯座管置光带85度或95度时,立刻出现三种情况(A)与皮肤光带不并行,两光带相交成锐角,两光带在瞳孔缘上的两点分开,顺时或逆时针,其一点靠近确切轴位。另一点必远离确切轴位。上述现象须经过多次细微观察或有一定经验时可看清;(B)变宽;(C)边界变模糊,从而确定轴位在90度而非85度或95度。此法作为常规,对每一病例都需用经过此步骤。
(2)增效法:适用于散光度在+1.00以上者。设受检眼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其特征为太暗、太慢、太宽边界模糊,说明属高度散光。须将套管慢慢下移,使瞳孔内光带变细、变亮。下移程度以光带达最细最亮为止。此时固定套管、稍旋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度或95度进行轴位测定,此法称增效法。用增效法后再作常规法。
(3)前倾后退法:用于散光在+0.75DC者。设受检眼水平向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特征为宽、亮、快、宽几乎充满瞳孔领域,边界不够清楚,不利于测定散光轴位。若将推板下移,并不能使光带变狭。此时检影者身体逐渐前倾,缩短与受检眼距离,能使各经线上光带变狭,容易显示出散光轴位的边界。稍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度及95度进行散光轴位测定,然后检影者身体逐渐后退,见各经线上顺动光带逐渐变宽,水平向光带首先充满瞳孔领域达中和点,再次说明有轻度散光,轴位垂直。
上述三种步骤,看来较一般检影复杂,要求操作者细微观察和熟练的技术,但其准确性较可靠,也能提高检影速度,而且也易于掌握,是一种客观的实用检影法。其优点及使用价值,均高于一般检影镜,建议推广使用。
来源:《实用眼科杂志》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