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眼睛保健 >> 幼儿眼保健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3岁前带宝宝做眼科检查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7 10:45:37 中华眼科在线

    为了保证宝宝拥有健康的视力,即使眼睛没有明显的异常,妈妈也应该在宝宝3岁之前带他去眼科医生那里,做一次眼科检查。这样才可以及早将那些不易察觉的斜视和弱视发现出来,避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正常人的两眼看东西时,无论这个物体位于远处、近处或眼前的任何位置,两眼的目光应该是平行的,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两个眼球的位置是正的。反之,仅一只眼注视所看的东西,而另一只眼的目光却偏向旁边,则称之为斜视。初生数周的婴儿,因两眼缺乏注视能力,可有暂时性的斜视,但一般到了6个月时就会发育良好,不再有斜视。等宝宝到了5-6岁时,通常视力发育成熟。

    儿童为何容易发生斜视?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的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楚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为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怎样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有的宝宝斜视可在外观上一眼便能看出来,而有些宝宝表现的并不明显或根本看不出来,然而,斜视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在最佳时间能进行治疗,将对宝宝的一生十分重要。因为一旦发展成弱视,看东西时就会没有立体感。因此,当宝宝有以下情况时,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1.发现宝宝经常的过度揉眼睛;

    2.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动头;

    3.眨眼次数增多,脚下经常被小东西绊倒;

    4.看东西时靠物体很近,不能看清楚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5.宝宝总抱怨自己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看近的东西时想吐;

    6.当有以上问题时,用手电筒照看宝宝的眼睛,发现光点不在瞳孔中央。并且,用手掌交替遮盖眼睛做比较,可使检查效果稍好。

    所谓患斜视的宝宝,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及时去看医生,治疗效果年龄越小越好,如果在3岁以前矫正,便能使两眼的视功能达到正常水平。一旦视力发育成熟,手术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多数只是外观上的治疗,而两眼的视觉功能则很难达到正常。

   专家提示:为了保证宝宝拥有健康的视力,即使眼睛没有明显的异常,妈妈也应在宝宝3岁之前带他去眼科医生那里,做一次眼睛检查。这样,才可以及早将那些不易察觉的斜视和弱视发现出来,避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转载

(责编:xhhdm)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幼儿,眼保健,眼科检查)的信息
  热门图文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一款超人气日本时尚彩

轻松打造超可爱魅力眼

暖调金光动人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