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手术常识 → 近视矫正手术 → 手术知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角膜的Epi-Lasik近视手术受青睐

http://www.cnophol.com 2009-5-18 9:48:13 中华眼科在线

    2年摘镜3000副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近视眼防治与激光手术暨第六届全国E p i -L a s i k ·超薄微型角膜刀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6月30日-7月1日在成都召开。大会由国家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和成都康桥眼科共同承办。包括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以及华西医院、省医院和康桥眼科在内的多名专家将在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据悉,会议期间专家们将重点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E p i -L a s i k 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回顾:新手术2年摘镜3000副

  2005年6月,一次由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屈光矫正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会议旨在推广一种“更安全”的近视手术项目———Epi-Lasik 。该会议经媒体报道后,E P I 这个近视手术“新秀”才第一次在普通市民面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当时记者发稿前曾在“百度网站”搜索E p i 的相关信息,却意外发现关于这项新锐手术的信息不过寥寥30余条,甚至在一些专业眼科论坛中也找不到关于E P I 的讨论。而在成都,当时也仅有康桥眼科一家机构在开展这项手术,月均手术量不超过20台。然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E P I 手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在国内得到推广。目前仅成都一地,E P I 手术量累计已超过3000多例,一些实力雄厚的医疗机构如省人民医院等,也相继引进了该项技术。据成都康桥眼科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该院的近视手术门诊中,有约四成的患者主动选择了E P I ,月均手术量较两年前翻了数番,甚至有省外患者专程“打飞的”前来手术。时至今日,记者再次点击“百度网站”搜索E P I ,发现相关信息竟多达160000条。两年内增长5000倍,当年在成都点燃的星星之火,现已燎原。

  观察:市民安全手术意识明显增强

  “现在的普通市民在选择近视手术时已越来越理性,不再片面追求视力矫正的度数,更多关注的是手术安全”。据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成都康桥眼科主任仇宜解教授介绍,由于受“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叫停近视手术事件”影响,国内近视患者对于激光近视手术项目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问题非常关注,此次会议的消息经公布后,许多市民来电咨询可否适当安排公开旁听和现场咨询。对于广大市民的需求,会议主办方表示将积极配合,大会主席、国家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明确表示,将在会议期间安排专家接受市民咨询和会诊。近视朋友可拨打028-68899999提前预约。

  预测:“更安全”的近视手术将成为主流

  据了解,普通激光近视手术(L A S I K )是在角膜上制作一个130~160微米的角膜瓣,激光切削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术后角膜基质床必须保留至少250微米厚度才能保障安全,这就把许多患有高度近视需要切削较多角膜的患者和天生角膜较薄的患者拦在了清晰视界的门外。而E P I 最大优点就是更“节约”角膜,可以减少出现圆锥性角膜等普通L A S I K 固有的后遗症,让术后的安全性更有保障,特别适宜于一些角膜比较薄的患者。“就角膜屈光手术而言,能够挖掘的关于节约角膜厚度方面的潜力已经有限,E P I 之后很难再出现大幅节约角膜厚度的技术。因此,选择E P I -L A S I K 的患者将长期受益”褚仁远教授说。


    来源:互联网

(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角膜,近视手术,近视,Epi-Lasik)的信息
      热门图文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祛除鱼尾纹so easy

    增加眼睛明亮度的八个

    张梓琳全新清新性感熟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