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验光配镜 → 验光知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配眼镜有讲究

http://www.cnophol.com 2010-3-4 9:13:46 中华眼科在线

  病理性原因和不注意用眼卫生是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的常见原因。前者可慎重选择手术治疗,后者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及时治疗相关眼疾
 
  多数患近视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趋于稳定,近视度数也不再增加。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检查视力时会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有少数人近视度数甚至会超过2000度,并且继续加深。这些人往往会问医生,为什么近视度数会加深得那么快?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怎么办?

  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原因有二

  一般来说,儿童近视一两年内增长50~75度,成人近视两三年内增长50~75度都属于常见的情况。造成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病理性近视。这是眼睛内部发生的病变,具有遗传性,表现为近视持续加深,并且进展迅速。如果一年内近视度数增长超过100度,甚至达到200度以上,或是累计达到2000度的高度近视,就很可能是病理性近视。对于病理性近视,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后巩膜葡萄肿,目前采用较多的治疗方法是后巩膜加固术。这种手术是利用一阔筋膜条将后巩膜兜起来(也叫后巩膜兜带术),一方面加强了后巩膜的支撑力,防止后巩膜葡萄肿继续发展;另一方面缩短了眼球前后径,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近视眼的度数。另一种原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用眼习惯不正确。比如,照明过亮或过暗,用眼时间太长,出现倒睫、上睑下垂、角膜炎等眼疾不及时诊治等。
  有研究提示,近视眼与钙、铬等微量元素缺乏,或年幼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等有关,但这些还未得到最终的验证。人的眼球一直要到20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多数青少年近视才逐步趋于稳定,而儿童及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他们发生近视或近视加深的几率很大。相对来说,成年人的视力状况应该比较稳定,但看电脑、阅读时间过长,眼睛长期疲劳,使得现在成年人近视不断加深的状况也日渐增多。

  配眼镜有讲究

  眼镜不合适也可能会加重近视。一旦发现现有的眼镜无法满足视力要求,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做检查,矫正近视度数,更换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好半年或一年验光1次,并且采用散瞳验光,使眼内的睫状肌充分放松,消除假性近视造成的验光不准。一般年龄不超过40岁的成年人,如果是第一次验光配镜,也需要散瞳验光,并同时进行一次详细的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疾病、晶体畸形等病症。

  注意用眼卫生很重要

  在如何正确用眼方面,笔者认为“节约用眼”很重要,因为人眼在生长发育期,看近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消耗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可能发生病理变化,进而发生近视。有人把视力比做手电电池,多次短时间使用,使用寿命较长;一次长时间使用,就会因为急性消耗而缩短使用寿命,所以要给眼睛合理的休息时间。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看近处东西的时间,累计最好别超过6个小时。

  2.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用听来代替看,以减轻用眼负荷。

  3.书桌最好放在没有物体遮挡的窗前。

  4.台灯如果是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光线不宜直射眼睛。

  5.操作电脑时要保持足够距离并姿势端正。

  6.多做室外运动。 

    来源:互联网

(责编:王社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保护眼睛,配眼镜)的信息
      热门图文

    五种果汁帮助你喝掉黑

    节后九个妙招摘掉熊猫

    卷睫毛的小技巧

    如何化出更迷人的双眼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子宫颈炎非小细胞肺癌中国眼镜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
    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