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随着屈光手术的深入开展,prk、Lasik、Lasek等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接受,取得了很好的视力效果。同时,有些患者也出现了一系列如夜间眩光、夜间视力下降、雨天、大雾天不清晰等视觉质量问题。这是由于常规Lasik手术仅能消除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而不能消除真正影响视觉质量的球差、慧差、不规则散光等高阶像差。
波前像差引导Lasik是一种继常规Lasik手术后更新的屈光手术方法,可一定程度改善人眼的高阶像差,进一步提高手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但目前的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仍属于发展完善阶段,仍然有一些缺点:一是像差仪检测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Lasik手术本身对像差的影响:临床显示,采用波前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后高阶像差多数仍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常规手术;三是像差仪检查结果与激光及术中眼球跟踪系统尚无法精确对合,这有可能会导致切削错位,达不到完美的视觉质量,甚至造成反效果;四是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需要切削较多的角膜资源,并受近视度数限制,只能在少数人群中展开(近视600度以下),这就把许多高度近视及角膜不够厚的患者挡在了门外。
人们对完美视力的不断追求催生了近视矫治技术的新发展。经众多眼科专家和科技人员数年临床研究发现:在影响视觉质量的高阶像差中,起主导和决定性的因素是球差,影响率达95%以上。Q值引导Lasik由此出世。
Q值引导LASIK代表矫治技术发展新方向
Q值在人眼中反映角膜非球面特性是独一无二的。Q值引导的Lasik手术根据个体角膜的非球面特性进行角膜个体化切削,保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犹如对每个人“量体裁衣”,使治疗精度与效果出现飞跃发展,部分人术后视力达到2.0以上,远远超过术前矫正视力。
实践证明,Q值手术能有效地减少球差,使患者角膜的非球面个性得到重塑,术后视觉质量较常规和波前像差引导LASIK好,还可以避免出现眩光和夜间视力下降,使晚上、暗光下视觉质量都和白天一样好。
更振奋人心的是Q值引导Lasik适应人群范围更广(从50度到1400度),角膜切削量较常规和波前像差引导Lasik更少,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更厚,更安全,是真正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的个性化矫治近视手术。
与第一代Q值相比,第二代鹰视酷眼Q值具有更强大的角膜数据测量系统,所测量角膜的角度扩展至可检查20度、10度、5度等更全面的范围,其精确度是第一代的6倍。此外鹰视酷眼系统0.01D的精准调整,使手术医生有更大的空间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更精细的调整,使其角膜组织更加节省,适应症更宽,切削的角膜表面光滑程度更接近手术前。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