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白内障,以前考虑的是如何安全地摘除白内障;而现在考虑的是,在安全摘除白内障的基础上,如何保证患者恢复最好的视力。要求术后不但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舒服;不但要能看远,又要能看中、看近;不但白天视力要好,晚上视力也要好。
这种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为目的的手术观念,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观念有明显区别,称之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这种手术观念的转变,推动白内障手术向人性化方向大步迈进,可谓是白内障手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革命。
针对手术治疗白内障的问题,本文只是介绍了白内障的治疗,而忽略了生活中的两个事实:
一是有的白内障患者虽然摘除了白内障,但术后产生的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仍使他们的世界并不是那么清晰,在读书看报等活动中,他们还得依赖眼镜。二是有的老年人在患有白内障眼病的同时,往往还伴有老视、远视,或近视、散光等问题。白内障简单的复明效果,即“看得见”,已不能满足他们上网、开车、钓鱼、打麻将等活动的需求。
可是,随着技术的成熟,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恢复目前可以达到接近正常人的最佳水平,这究竟又是怎样回事呢?如果白内障患者同时患有老视、远视或近视等,手术时能否一并去除呢?下文为您解疑
从复明到屈光,观念在进行革命性转变
近二三十年,白内障手术在手术技巧、器械、仪器设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材料的使用上,人工晶体的诞生和应用,取代了人体的器官——眼睛晶体。这在白内障手术发展史上,可谓是第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在手术方式上,超声乳化术的应用和推广,一改传统的注射麻醉、大切口等术式,将手术的并发症降到最低,患者的痛苦降到最小,这在白内障手术发展史上,可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性的发展。
而观念的转变,是现在最引人注目的。据郑汉教授介绍,传统白内障手术的目的就是复明,让患者在手术后能看到光,看到人影、物影就算成功了。而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复明,而是要求最大化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不但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舒服;不但要能看远,还要能看中、看近,不但白天视力要好,还要晚上视力也好。这种观念的改变直接要求手术中引入“屈光”的概念。
据专家介绍,屈光与白内障,在眼科领域原是两个不同的学组,即分为屈光学组和白内障学组。为了让白内障手术达到更好的屈光效果,在欧美一些国家,眼科已经将屈光学组与白内障学组合并,专门成立了“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我国也在逐步跟进,形成我国自己的白内障屈光手术协会。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观念的转变,推动白内障手术向人性化方向大步迈进,可谓是白内障手术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理想的屈光手术,力求达到正常眼功能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要求术后患者要看得清,看得舒服,要拥有看远、中、近全程视力,无论是在光线明的还是在暗的地方,都有好视力。它与传统的只要求“看得见”的白内障手术相比,在手术过程中有哪些不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