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世界视觉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约有一亿八千万人患有视觉残疾,其中有四千五百万人完全失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云川介绍,目前青光眼已成为世界各国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治疗青光眼,除手术外,更需要心理治疗。
青光眼还与性格有关
据李医师介绍,青光眼是一种眼科心身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此病能在不知不觉间破坏人的视力,故在出现前兆症状之前本病就已经存在,最终可产生什么也看不见的盲区。青光眼的发病率、致盲率逐年增高,因此全面了解青光眼患者的性格类型、心理特征,在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因除了解剖结构上的变异和遗传上的缺陷外,还与心理因素和性格类型有关。青光眼患者通常有情绪障碍,他们会过分担心、忧郁、愤怒、紧张不安、过度兴奋等,同时还将伴有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血压、心率、呼吸节律、瞳孔、骨骼肌张力的改变,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皮质醇等激素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导致眼压波动。眼压增高后,就会发生青光眼或使青光眼病情加重。另外,急性青光眼的发作,80%与情绪突然变化有关。
在性格类型方面,李医师介绍,青光眼特别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男性有抑郁,女性有偏执狂倾向。患者个性偏内向,常压抑、情绪低落、焦虑、沮丧或激动、不眠等。且外界适应能力差,疑病,情感不稳定,受刺激时易出现抑郁反应,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应激可引起青光眼。若情绪反应过于剧烈、过于频繁,眼压便会持续增高,导致青光眼。
青光眼应重视心理治疗
为防止由青光眼诱发的失明,李医师认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前常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情绪,这将导致手术不安全或失败。故手术要在局部麻痹下进行。等术后病情得到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就会较稳定,因此改善、调节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李云川医师介绍,现在主要的心理治疗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疗、暗示和催眠疗法、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等。而在国内,关于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心理治疗,目前仍是空白。支持性心理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据调查,青光眼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的知识了解很少,简单的知识宣教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暗示和催眠疗法可降低肌肉紧张度,改善循环系统(尤其是血管末梢)、自主神经系统、免疫、内分泌系统等,从而减轻应激,消除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防止房角关闭,降低眼压,对青光眼患者非常有益,是目前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促使全身或局部(眼部)肌肉放松,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调节植物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心率,舒张血管,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强免疫力,纠正眼球异常运动,从而降低眼压。国外除了应用基本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外,还有视觉想象松弛疗法、自我调节面部紧张度、生物反馈松弛疗法等。心理治疗虽不能取代药物和手术治疗,但可以缓解症状,提高药物、手术治疗的疗效,防止病情波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