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获得的8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眼,我国作为一个近视大国,群体患病率大约为33%,近视人数世界第一,我们更应该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力、关注近视。
及早检查孩子视力是重要的。或许有很多父母以为孩子要到幼儿园以后才可能会配合查视力,其实宝宝在会说话、能认物的2岁左右也能够查视力了。建议去书店购买儿童视力表,表上会用小花和动物代替常规的“E”,早识别这些可爱的图案早点让孩子检查视力。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异常信息,若发现孩子如喜欢斗眼、眯眼、侧看,歪头、凑近看等,就应该查视力和验光,及早发现高度远视、近视、散光等。
看视力还要看度数
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不到1.0,该怎么办?先不要惊慌,对照一下年龄所相应的视力,比如3岁的孩子,视力在0.5-0.6是在正常区间,而一个6岁的孩子视力在0.7-0.8,如果验光发现轻度远视且矫正视力能到达1.0,仍是正常的。需要指出单纯以视力为标准来衡量是不合适的,务必结合验光度数和眼球长度。又比如一个14岁的孩子,视力1.0,验光的度数为零,另一个同样14岁的孩子视力是0.8,验光远视150度,给他眼镜后他可看到1.2。这两个孩子哪个易近视呢?恰恰是前者,他离近视只一步之遥。
为什么要看度数呢?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视觉评估中,强调裸眼远距视力好坏不等于屈光状态是否正常。如一个450度远视的5岁孩子,通过调节能将远处物像调焦清楚,远视力仍可表现1.0。视力与屈光状态的同时检测与分析才更完整可靠。
更要看眼球长度
为什么要看眼轴长度呢?眼轴是决定屈光状态的关键,是形成屈光不正的解剖基础,近视通常在于过长的眼球长度。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延长,新生儿眼轴只有16mm,1岁以内眼轴增长最为明显,3周岁可达19.5mm,3岁以后缓慢渐趋于稳定,通常在13-15岁时即达成人水平,成人正常眼轴长度平均为24mm。显然,若11岁的孩子眼球长度已经到了24mm,即使视力还暂时在0.8以上,也意味着近视趋势。
建立动态屈光档案
从整体而言,建立屈光度和眼轴的动态观察更重要。每一个家庭,要切切实实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不妨记录与追踪儿童与青少年屈光发育的状态,也就是从建立一份动态的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着手。远视、近视与散光都叫屈光不正,建立档案时就能及早分类分析这些异常。儿童应是远视状态,但眼轴过短的高度远视,在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时就可能及早光学干预避免弱视。高度散光对于视觉发育有干扰,可在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过程中予以筛查和矫正。对于先天性高度近视儿童,越早建档越有利于孩子,尽早戴镜有助生活质量提高。
人类从出生时到儿童期,再到青少年期,随着眼球生长发育逐渐延长,屈光状态由远视渐向正视发展,眼屈光元件互相配适达到正视,过度眼轴延长则可成为近视。人眼球长度以及每半年或一年所增加的幅度是完全可以检测的,结合遗传及其他因素,近视当然可被预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预测成年后的近视度数。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重要作用在于筛选出近视小“四眼”的重点干预对象,可起筛查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而言,比如一个12岁的儿童远视力0.8,验光为125度远视,另一个视力达到1.5的8岁儿童度数是接近零度的正视。哪个更容易近视呢?实际上后者更应该被重视,在今后屈光发育中,后者可能很快就变成近视了。
那么,怎样建立儿童和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1)年龄的选择:2-3岁儿童大多已具备良好依从性和对视力检测的配合性,因此2-3岁儿童可以开始建立档案,每6个月检查1次,直到成年,完整资料录入并动态分析。(2)验光的选择:儿童因为调节力很强,须进行扩瞳验光;青少年的验光可他觉验光和主觉验光相结合。(3)合适的验光设备包括检影镜、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等。(4)眼轴的检测:屈光检测仪器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
近视眼的防治被列为视觉2020行动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防治近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个长远的有益的措施,让我们对近视说“No”,让孩子的眼睛更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