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被定为世界视觉日,昨天,记者从我市医疗机构了解到,白内障、青光眼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危害市民视觉的三大“杀手”,同时,心情的好坏对视力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情绪不良损害视力
63岁的姚女士是一位白内障患者,今年初做完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基本恢复正常。然而不幸的是,姚女士术后不久老伴就去世了,过度伤心加上身体劳累,造成姚女士血糖不稳定,玻璃体出血,眼部出现多种问题。3个月后,姚女士再次丧失视力,面临着第二次手术。“情绪对眼睛健康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中老年人,视力的下降,很可能就是不良情绪诱发的。”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中医师刘士刚告诉记者,姚女士这种情况即便二次手术很成功,视力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对于保护视力是非常重要的。
刘士刚介绍,常见的青光眼、眼底出血等眼病都与个人情绪有直接关系。当心情不佳、生气、发怒、紧张时,瞳孔扩大,视觉细胞敏感性明显降低,视力下降;长期心情不舒、抑郁、忧伤、惆怅,可加速晶状体老化,降低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导致病情恶化。
提防三大“视力杀手”
目前,白内障、青光眼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危害市民视觉的三大“杀手”。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方法是透过手术把白内障摘除,并在合适情况下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青光眼是指一种常见疑难眼病,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常见于中壮年,特别是妇女较多,多数发病原因与精神有关,如重大的精神刺激、激动、失眠和过度疲劳等皆容易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患有糖尿病15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部血管会受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
许多市民对于眼部出现的不适状况不太重视,导致病情恶化,刘士刚建议市民养成定期查眼的习惯,特别是糖尿病患者。5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应一年检查一次,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则须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尽早发现病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好视力源于生活细节
刘士刚指出,保持好的视力必须注重生活中的细节,个人生活习惯、用眼方式等都很关键。刘士刚建议市民,坚持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饮食上不要过量食辛辣肥甘及暴饮暴食,更要远离烟酒;在用眼上,要尽量避免迫体位用眼,避免过强或过弱光线条件下用眼,要适度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45分钟最好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眺望远处,多看绿色植物,或用热毛巾敷眼,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这些良好的习惯,是保持视力健康的基础。
同时,刘士刚还提醒,秋季干燥,人体水分容易蒸发,是干眼症多发季节,而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导致泪腺分泌减少,成为干眼病高危人群。“入秋以来,来医院看干眼症的病人不断增多,一些市民对此不太重视,随意到眼镜店买一些眼药水来对付,其实你买到的眼药水并不一定适合眼睛的症状,还是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比较放心,其他眼睛问题也一样。”刘士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