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尤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儿童以及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正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根据对一个城市的抽样调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28.28%、62.29%和81.61%,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斜视和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眼病是引起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
其中近视问题尤为突出,据一次抽样调查统计,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学生近视为28%,初中生近视为60%,高中生近视为85%,大学生近视为90%。
据河北医大三院眼科主任赵平介绍,影响青少年近视形成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这其中环境因素最为突出。“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近视是因为用眼不卫生造成的,而真正的遗传性近视只占全部近视的55%左右。”
据了解,学习时长时期近距离的用眼状态,加上不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很容易引起近视;除了学习外,平时爱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不喜欢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造成近视情况日益严重的原因。
视力异常应提早发现
大多数近视者并不是“突然得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几乎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地发展着,这就是近视眼的特点。然而,近视眼又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
赵平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仔细留意孩子的举动,比如,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出现看远处的物体时,经常眯细眼睛,否则就看不清楚;看书和看电影、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尤其是看电视总喜欢靠近电视机;看物体时容易产生紧皱眉头现象。
另外,一些孩子出现近视时性格和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情绪急躁,与小朋友之间关系变得不融洽,行动和思维能力减退等。学习缺乏耐心,学习成绩下降。这些也许就是孩子近视的早期症状,这时就应及时就医。
这里,赵平提醒,一旦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家长不可盲目配镜,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假性近视,如能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注意用眼卫生,很快会恢复正常视力,可不必配眼镜。
避免近视重在预防
“除了遗传因素无法避免外,在后天环境因素上做好预防工作尤其关键。”赵平说,预防孩子近视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室内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桌椅高低要适宜,教室大小适宜,黑板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近于2米,远不能超过6米,学习时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黑板不要反光,所用印刷品字迹要清楚,对比要鲜明,学生座位前、后、左、右要定期调换。
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动、乘车时看书。
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手揉揉眼睛或闭目半分钟,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看电视时要注意电视机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荧光屏的距离不应小于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倍;看电视时室内应开一盏亮度小的电灯,有利于保护视力;在持续看电视1-1.5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时间;眼睛经常向远眺,做眼保健操。
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糖,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提倡户外活动性休息,经常进行远眺,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5-10分钟。
赵平提醒,对近视要分档防治,抓早抓小,积极矫治和防止加深发展,如果已发生近视,要到医院去验光,配戴适宜的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