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1/26/2010 3:37:22 PM  文章录入:王社岭  责任编辑:王社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有105年历史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是广州市首批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19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19人(高级职称198人),床位1047张。设临床科室34个,医技科室8个。其中,心血管内科为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消化内科、血液实验室为市卫生系统科教兴医规划第一批重点专科(实验室)。另设有广州电子喉研究中心,市白内障复明指导中心,市弱智儿童咨询服务中心,市检验中心、市整形中心、市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心,市临床医学研究所等。另外,医?属?有7个医疗。2001年年门(急)诊人数达154万多人次,年住院人数15463人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引进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主要有:全身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脑干诱发电位仪、电视纤维胃肠镜、1250毫安电视胃肠X线机、体外超声碎石机、全自动生化仪、流式细胞仪,在2001年又率先在华南地区安装超声聚能刀、“鹰眼显像系统”(HAWKEYE)ECT。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业务水平不断发展提高,一些项目处于省市领先水平。1954年姚碧澄院长在内科首创经皮肝穿刺肝内胆道造影获得成功,随后又在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颈总动脉脑血管?影获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开展肺叶切除术,1956年开展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1959年在广州地区率先开展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62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角膜移植术。1956年心内科开展右心导管的研究并取得右心导管术的成功,1957年开展的选择性心导管术,为国内首创。1963年内科心血管研究小组成立,开展冠状血管循环血量和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及动脉硬化治疗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肾,成功抢救一例急性砷化氢中毒尿闭16天的垂危病人,获得全国??技术研究成果奖。 1964年五官科梁赐芳发明的“气管异物钳”是建国以后第一例由医生完成的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他所研制的“人工电子喉”至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开展首例“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进行多例高难度心脏手术并成功,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同年4月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射频热仪治疗三叉精神痛”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4年泌尿外科开展经皮穿刺肾石取出术和超声碎石术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7年5月心内科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为省内领先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1996年?1998年间?功施行了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中南地区首例“经皮外周动脉腔内旋切吸出术”、广东省首例“异体心脏移植术”等。2001年3月30日,该院还成功实施一例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至今情况良好。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是广州地区高等医学院和中等卫生学校的重要教学基地,承担了广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广州市护士学校、广州市卫生学校等院校的医疗、检验、影像、口腔、管理、营养、护理、卫生管理、信息等多专业的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任务,并承担多间院?的理论大课的授课任务.1997年以来有20位专家被聘为广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人被聘为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多批硕士研究生。

    医院总机:020-81048888,8104800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盘福路1号(东风西路金融大厦对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