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工人疗养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点击数7124  更新时间:4/21/2010 11:23:22 AM  文章录入:王社岭  责任编辑:王社岭

  北京工人疗养院位于著名风景区西山八大处,编制床位848张,其中医疗开放床位300张,疗休养床位97张。占地面积132亩,其中50%为绿化用地,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在岗职工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6人。北京工人疗养院成立于1955年,是隶属于北京市总工会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以康复医学为主导,集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是国家涉外医疗机构、中华全国总工会疗养事业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市劳动模范健康体检唯一定点医疗单位、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北京市工伤定点医院。 北京工人疗养院具有五十年的建院史。

  1954年,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关于“各地方工会举办各项职工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精神,在北京西山脚下创办了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建院初期,全院工作人员91人,分为四个疗区,设置床位500张。1955年12月20日,北京市工人疗养院正式开院。院领导向全体职工提出:要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一切从病人出发,把病人当亲人,要达到疗养员对治疗工作满意、服务态度满意、饮食生活满意的“三满意”标准,要让病人吃好、玩好、休息好的“三好”服务准则。至1965年的十年间,工疗得到了广大疗养员的认可和赞扬,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工疗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的十年,也是工疗蓬勃发展、成绩卓著的十年,它写下了工疗发展史上份量最重的一个篇章,为工疗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后,工疗经过整顿恢复,于1986年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

  1987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工疗成立“北京市职工康复医院”,编制床位增至850张。疗养院从这一年起确定了新的办院方针,即以医疗为中心,医疗、科研、教学、生产四位一体,实行中西医结合,单一层次服务与多层次服务相结合,内向型与外向型相结合。制定了创“五优”文明疗养院计划,为患者、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医疗、优良的服务、优良的住宿、优美的环境、优质的饮食”。1989年,经市总、市卫生局批准,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在原中医部的基础上,扩大充实成立了“北京市总工会八大处中医医院”。

  1992年,在杭州召开的全总疗养院系统先进表彰会上,全总领导号召全国疗养院以北京工疗为样板,广泛开展争创“五优”活动。1995年,工人疗养院被国家批准为涉外医疗机构,并连续两次共六年荣获全总授予的“模范疗休养员之家”的光荣称号。 9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的制约,受医疗市场不平等激烈竞争的影响,以医疗为主业,工疗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收支不平衡,经济效益连年出现负增长现象,98年至今平均经费自给率为78.82%。 为了工疗的生存和发展,十几年来工疗的领导和广大职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工疗发展的改革之路。

  2003年,在抗击非典期间,工疗站在全局的高度,服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全力投入了抗击非典的战斗,先后派出了6批共13名医务人员赴石景山抗非典一线参战,三次受到北京市和石景山区的表彰和表扬。 2003年8月,在市总的直接领导和授权下,为了探索一条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确保我院资产保值增值的发展之路,经过多方筛选,市总授权我院与北京医学之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托管经营协议书,工疗改为委托经营管理制,委托期限为三十年,即自2003年8月22日起,至2033年8月21日止。院长为疗养院的法定代表人。在经营管理方面,院长应服从医院管理公司的领导并在其授权下开展工作。 工疗的托管是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大胆探索,近年来,我院确定了“小综合、大专科”的办院方针,大力加强医护队伍的建设,多方引进专业人才,改善了医疗队伍结构;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购置先进器材设备;扩大联系网络的覆盖面,与神华集团神东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与市残联联袂建设崭新的康复大厅。 2005年,为满足更多因工、因病致残患者的医疗需求,我院积极创造条件,并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我院上级单位北京市总工会的批准,在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残联的大力帮助下,成立了北京西山医院、北京市康复中心,这是北京卫生事业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残疾人的康复医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也给工人疗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找到了一个定位,工疗人将以此为新的契机,珍惜党和政府给予的机会,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西下庄

  电话:010-8896113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