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优势 70年代在老一代主任的带领下自编讲义,举办了陕西省眼科学习班。80年代立足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儿童弱视的治疗,集中力量攻关,结合国内、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特点研制了一系列简易、便携、便宜的弱视治疗仪,填补了西北的空白,治愈了数以千记的、以往认为不治之症的儿童,并解决了弱视复发的棘手难题,提出了根据不同视力状态、不同弱视类型、不同治疗阶段而设计治疗方案的原则,使我院眼科在这一领域、特别是弱视治疗家庭化治疗方面处于西安、西北、乃至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这一专业进一步发展为儿童眼病诊疗及研究中心,特别是周末开展的青少年方便特诊,定期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儿童和青少年的眼部查体,将这一研究推向纵深——预防眼科学。 石一宁医学博士留美回国后,从80年代末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仪器设备,1、在国内,特别是在西北首次成功开展现代全玻璃体切除术,打破了“所谓玻璃体禁区”,治疗了近千例已放弃治疗的失明病人,使成功率达94%以上,重新获得了有用视力,使这一领域临床水平与国际同步,使西安成为国内玻璃体视网膜诊疗的4大基地之一;2、创造性地使用缓解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点的治疗方法治疗各类已放弃治疗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使其成功率达90%以上,且较国外方法简单,损伤小;3、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各类复杂性、以往放弃治疗的白内障,挽救了这类失明病人;4、深入研究玻璃体后界膜状态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关系,首次提出依玻璃体状态选择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使其成功率达95%以上;5、首次提出视网膜脱离的共同发病机制的关键——玻璃体牵拉的独特见解,并将这一理论成功应用于临床,使视网膜脱离治疗由高难度专科手术转变为简易的普及型手术,从而使这一发病率、失明率均极高的眼病得以及时治疗;6、规范化的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国际标准的纯硅胶充填物与非凝固术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与创伤,不再异位取材,病人住院时间由30余天降至不足一周,术前不再需要数天的繁琐准备,术后不再卧床、包扎双眼十余天,病人第二天便能自由活动,不再打针,取而代之的是病人自点两三种眼药水;7、与B超室合作,相互反馈信息,为治疗与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8、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眼科检查手段,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等,为预测病情、提高疗效提供了量化资料;上述后两项研究及应用使眼底病的被动、破坏性极大的治疗向着预防性、最大限度减小但及损伤和使最终功能恢复的治疗迈进;9、近日获奖的《异常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关系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对异常玻璃体与视网膜脱离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证实异常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一个关键机制,提出以玻璃体的状态选择手术方式,解除牵拉,最大限度减少医源性损伤,获得视功能的较好恢复,在200例患者中,从以往术后视力达到0.1的占27%明显提高到占72%,从理论到实践为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治疗开辟了研究的新途径;10、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有1)眼底病共同发病机制的研究,2)炎前细胞因子抑制剂对PVR启动阶段的抑制作用,3)异常玻璃体与眼内疾病的关系及相关治疗对策,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5)无痛手术在眼科复杂手术中的应用,6)严重眼外伤的救治及二期手术时机,7)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综合治疗,8)近视眼的发病机理与临床治疗,9)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晚期青光眼的救治,10)眼表疾病——角膜干细胞的作用及干眼症的临床研究,1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视功能改善——边缘学科的综合治疗(微循环、脑神经细胞、再生抑制与抗衰老、中医的调理)等10余项早期、预防性诊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自2000年开始,在1)医疗改革与临床社会及经济效益——优质医疗服务与医疗费用封顶、2)眼科的可持续发展——中心医院眼科发展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3)医患关系。 科研成果 近几年,医院获新技术项目奖63项,完成和在研科研课题80项,获奖59项;著译、编写著作39部;发表论文519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的26篇;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学习班5次;英、法、美、俄、加拿大等国家百余名专家、学者来院进行了学术交流。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