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7例173眼45岁以上CSC的FFA特点并与同期45岁以下CSC的FFA特点相比较。结果 45岁以上38例,双眼发病5例,多灶渗漏31眼,局灶渗漏12眼,形态改变以不典型渗漏及墨渍弥散型多见。45岁以下109例,双眼发病21例,多灶渗漏32眼,局灶渗漏98眼,以局灶渗漏为主。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5岁以上CSC患者的FFA表现以多灶渗漏及播散性色素上皮损害多见,但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鉴别,45岁以下以局灶性渗漏为主。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简称中浆,又名中心性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病变。1866年首次由VonGraefe报道,是一种病因不名较为常见的眼底病,患者多为青年和中年,男性较多,单眼发病,约1/4累及双眼,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疗程3~4个月,易复发,反复发作将发生永久性视力减退。本病发生与精神兴奋、紧张、脑力劳动过度有关,但确切病因不明。本病是以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疾病,常累及黄斑部[1]。现将洛阳市中心医院门诊一年来确诊的CS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洛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患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完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1816例,诊断为CSC者147例,其中双眼26例,45岁以上38例,男30例,女8例;45岁以下109例,男81例,女28例。
1.2 方法 使用福州福达光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FVC-4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所有患者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详细检查眼底,拍摄双眼50 °的眼底彩照。造影前行过敏实验无不良反应15 min后,于肘静脉快速注射(5 s内完成)10%荧光素钠注射液3 ml,注射后8~20 s至少连拍20~50张,稍后约1、3、5、10 min依病情拍摄,最长达15 min。患眼为主,健眼为辅。
2 结果
45岁以上38例(43眼)中双眼发病5例,而45岁以下双眼发病2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5岁以上CSC患者的眼底荧光造影的表现以多灶性渗漏及播散性色素上皮损害多见,多灶渗漏31眼,局灶渗漏12眼,45岁以下多灶渗漏32眼,局灶渗漏98眼,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5岁以上CSC患者的渗漏形态改变以墨渍弥散型和不典型渗漏多见。墨渍弥散型11例,不典型渗漏25例,喷出型7例,45岁以下病例中不典型渗漏19例,喷出型89例,墨渍弥散型2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中浆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形成一种以黄斑视网膜感觉神经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年龄、性别、气候和全身情况(病毒感染、精神紧张、妊娠、感冒)有关。从解剖学角度看,鼻咽腔与眼部紧密联系,该处是病毒细菌积聚之处,一旦有机可乘它们进入血液就可能会到达脉络膜血管网,造成该病的发生[2]。目前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涡静脉回流障碍致脉络膜系统循环紊乱,造成热调节功能衰竭刺激内皮细胞间非紧密连接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性增加[3]。临床多见于20~45岁青壮年,眼底改变为黄斑部显示圆形水肿区,为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其边缘可见一光反射轮,有时为双重反射轮,黄斑有黄色或白色针尖样、颗粒样渗出,中心凹反射消失。视野检查常能见到大小不等的中心比较暗点,偶可表现为环形的中心性暗点。CSC一般诊断不难,但年龄较大的CSC患者易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相混淆,AMD可出现由脉络膜新生血管所致的浆液性网脱,AMD在FFA的渗漏明显不同于CSC在FFA的渗漏形态。
45岁以上FFA的改变以多灶性渗漏多见,大部分见有播散性的色素上皮损害,同时墨渍弥散型渗漏也不少。渗漏部位以黄斑中心偏颞侧及黄斑偏上方近血管旁可见,少部分位于鼻侧。45岁以下以局灶性渗漏为主,渗漏部位以黄斑中心上下方多见。
CSC虽然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疾病,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始终未获得统一,45岁以上CSC诊断应与AMD相鉴别,AMD在FFA中表现常见多灶性渗漏和播散性色素上皮损害,累及双眼者较年轻人多见,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介入,以其高分辨率、高精确度的定量测量特点为CSC等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帮助,若将FFA、ICGA及OCT同时应用于CSC诊断,可有利于CSC与AMD鉴别。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06-407.
2 董文泉,肖丽萍,孙秀兰,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病因的探讨.眼科新进展,1995,15(2):13.
3 蒋宏苏,王雨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激光治疗.眼科新进展,2000,20(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