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6例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1例合并玻璃体积血的眼压为28mmHg,加用贝特殊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全部病例无浅前房及滤过泡漏水,漏泡弥散。随访6~16mo,眼压无明显变化,晶状体混浊无明显加重,视力为0.05者1眼,0.1~0.3者3眼,0.3~0.5者3眼。
3讨论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包括晶状体半脱位、晶状体全脱位(前房或玻璃体)。晶状体脱位后引起的青光眼常见的原因有:瞳孔阻滞;瞳孔及房角同时阻滞;玻璃体引起的瞳孔阻滞。挫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晶状体与巩膜、玻璃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玻璃体的嵌顿导致前后房房水通道堵塞,房角挫伤引起房水排出通道堵塞,以及脱位的晶状体对睫状体的机械刺激导致房水生成等原因引起眼压升高[2,3]。晶状体脱位引起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继发性青光眼,长期的高眼压状态,会造成视神经萎缩等永久性视力损害。
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往往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手术术式设计不正确,不仅术后眼压得不到控制,或需要多次手术,而且可能将造成视力明显下降或丧失[4]。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逐渐改善及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使晶状体脱位后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术后效果也显著改善[5]。由于晶状体脱离范围、部位的不同,继发青光眼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全部脱入前房的有核晶状体,可用圈套器直接套出;全部脱入前房的无核晶状体,可先刺破晶状体囊膜吸出皮质,把囊膜夹出眼外;晶状体全部脱入玻璃体中,应在玻璃体切除后,用过氟化碳液将晶状体取出;晶状体半脱位范围大,晶状体混浊明显,有玻璃体嵌顿时,可应用玻璃体切割机将晶状体切除同时联合玻璃体切除、或联合青光眼阀的应用[6];晶状体脱离范围小,晶状体混浊明显且有玻璃体嵌顿时,可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囊袋张力环的应用,植入人工晶状体[7,8]。本组病例为晶状体混浊较轻,脱离范围为2个象限以内的继发青光眼,眼内情况相对安静、患者尚有部分视力,继发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瞳孔阻滞,如果采用晶状体或玻璃体的手术,势必加重眼内损伤,采用较为简单的小梁切除术,解决了继发青光眼的问题[9,10]。
丝裂霉素C(MMC)为一种抗代谢药,可抑制成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因此在滤过手术中应用MMC可减少瘢痕形成,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针对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为难治性青光眼,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失败率较高,我们选择脱位象限对侧为手术部位,避免了因突入前房的玻璃体组织阻塞滤过口。同时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节巩膜瓣缝线,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1,12]。MMC可有效抑制滤过泡周围组织的增生,本组病例MMC在结膜瓣下放置4~5min,从而能明显体现对抗增生的作用。采用从穹窿结膜进针的可调节缝线方法,可减轻术后患眼的异物刺激症状及由于角膜散光而致视力下降,明显优于Wilson法[13]。稍大于滤过口的周边虹膜切除,解除了瞳孔阻滞,防止因晶状体移位发生前后粘连。根据术后眼压的情况,及时准确地拆除可调节缝线,有效维持滤过泡的功能,可无需按摩眼球,避免加重晶状体损伤,使患者在最小的眼内损伤,较低的经济负担情况下解决继发青光眼的问题,保存有用的视力。因本组病例较少,随访时间较短,适应范围有限,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对于尚不能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技术,不能开展玻璃体手术的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