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术后前房形成情况 依据北京同仁医院规定的将浅/无前房分为3级的分类法,浅Ⅰ级:全部有极浅的前房,周边前房呈裂隙灯状小于1/5角膜厚度。浅Ⅱ级:可分a、b两型,Ⅱa级:仅虹膜小环以内有极浅的前房;Ⅱb:仅瞳孔内有极浅的前房。浅Ⅲ: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相贴,前房完全消失[2]。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其中浅Ⅱ级前房1眼和浅Ⅲ级前房1眼行滤过修补术,术后第7~10天出院时前房恢复正常的10眼,另外1眼浅前房于术后3周恢复正常。
2.2 术后眼压情况 术后第1天眼压平均为11.4mmHg,第3天眼压平均为12.1mmHg,第7~10天眼压平均为13.2mmHg,2周眼压平均为13.9mmHg,1个月眼压平均为14.8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其中2眼眼压失控,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年行再次抗青光眼手术。
2.3 滤过泡形成情况及功能 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缺如型(Ⅲ型)3眼,包裹型(Ⅵ型)0眼。
2.4 可调缝线拆除时间 拆除可调线的时间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决定,患者术后前房稳定,滤过泡扁平、局限,眼压在15mmHg以上并趋于升高时,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如滤过过强,眼压偏低,可推迟拆除时间,3~4周后拆除。
2.5 并发症 滤过作用太强致浅前房的2眼,经修补术后病情稳定。未出现结膜瓣渗漏、角膜损伤、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抗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滤过过强、滤过泡不形成、眼压失控等。前房穿刺形成一个倾斜的辅助口,高眼压时可放出部分房水调整眼压,浅前房时注入平衡液或无菌气泡辅助形成前房,避免手术时前房不稳定、眼压波动引起的危险,术后眼压高或眼内反应重时通过辅助口引流房水或眼内给药。丝裂霉素C是一种碱性抗肿瘤抗生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和蛋白合成,具有抗纤维增殖的作用。可以抗瘢痕而促进滤过泡的形成。应用时要注意药物浓度、时间、个体差异等,避免滤过过强、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该方法与控制巩膜瓣松紧的可调缝线技术有机的结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的缝线松紧度是影响滤过的重要因素。巩膜瓣可调缝线可增大巩膜瓣间隙,调整房水的滤过及眼压,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有效地控制抗青光眼术后滤过功能。拆除巩膜瓣可调线的时间可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如滤过过强,眼压偏低,可推迟拆除时间,3~4周后拆除,从而获得一个预期的、良好功能的滤过泡。我们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即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手术中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项改良技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炳文.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2-416.
2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