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翼状胬肉组 术后早期有轻微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水肿,估计与缝线刺激有关。覆盖在巩膜创面的羊膜术后早期为透明或半透明,轻度水肿增厚,1~2mo羊膜溶解吸收后,所有病例的角膜上皮均覆盖于角巩膜创面。术后1~3mo后,胬肉头部侵入角膜深层者,角膜病灶部位表现为斑翳或薄翳,胬肉头部侵入角膜浅层者,角膜病灶部位清亮、透明。有18眼分别于术后8mo~3a复发,复发率为4.0%,其中1眼为复发性胬肉,13眼为术者早期所做的病例,分析可能与初期术者掌握此项技术欠熟练有关。
2.2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基底部溃疡组 裂隙灯下见术后3wk内上皮修复,贴附在眼表的羊膜,与其深层的创面融为一体;在眼表上皮完好处,术后1~3wk羊膜出现若干小孔,并日渐扩大,裸露处光洁的上皮表面,原有溃疡及上皮缺损区与相邻部位融成一片完整的上皮面,此时出现在术毕的膜性架构基本消失,术后3~8wk即获得了清亮、透明的眼表面,患者刺激症状消失,视力较术前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
3讨论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的理论,Kenyou等[1]首创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病灶角膜提供了健康干细胞来源,恢复了角结膜屏障功能,能有效阻止新生血管及假性胬肉的侵入,从而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但对于胬肉体部较宽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者,手术对颞上方球结膜损伤较大,长期观察易发生睑球粘连,同时也是对眼表面的一种新的破坏。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基底部溃疡,也是一种难治的眼表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如素高捷疗、贝复舒、50g/L氯化钠眼膏等)、绷带包眼、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等,效果均不理想[2],且易反复。而人羊膜作为植被、上皮生长移行支架物和修补材料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确切,为重建眼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选择 [3-4],这可能与羊膜的生物学特性有关:①羊膜是人体中最厚的基底膜,含有高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有利于上皮细胞的分化、移行,并能加强基底上皮细胞的附着和防止上皮细胞的凋亡;②羊膜具有抗纤维化、抗新生血管、抗炎的作用;③羊膜不表达HLA抗原,术后不发生排斥反应,且具有促进上皮愈合的作用。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可高达24%~89%[5],本组翼状胬肉采用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6,7],术后创面修复迅速,刺激症状较轻,减少了大面积损伤颞上方球结膜,易造成睑球粘连的并发症的发生, 外观美观、整洁,患者易接受,452眼随访观察1~7a,有18例复发,复发率为4.0%,且随着术者手术技巧的娴熟,复发病例逐渐减少。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基底部溃疡组,利用角膜缘部健康的干细胞,将病变区不健康上皮及溶解坏死组织清除后,直接将羊膜贴附于角膜缘和角膜表面,术后3wk内上皮修复,术后3~8wk即获得了清亮、透明的眼表面。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需要指出的是羊膜作为一含有丰富胶原和基底膜的生物材料,一方面可作为基质替代物来修复病变结膜切除后裸露创面;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移植片或敷料修补角膜的缺损变薄。但羊膜移植并不能替代角膜缘移植,因为即使是带有健康上皮的新鲜羊膜移植,其上皮也将逐渐被宿主细胞所代替[8],相对于角膜缘干细胞而言,羊膜仅起着角膜上皮生长移行支架物的作用,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理功能它是不能替代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