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2.5.1 35例A组患眼中,20例患眼的像差图可重复性佳(占57%);15例B组患眼中,5例患眼的像差图可重复性佳(占33%);在双眼分别植入5.75 mm直径人工晶状体(Rayner)及6.0 mm光学直径人工晶状体(Isotechnics)的3例女性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的双眼像差图可重复性均佳,其余2例患者的双眼像差图可重复性均较差。
2.5.2 不同的瞳孔直径下,两组的高阶像差值(RMSh)有所不同(见表1),差异无显著性(t分别为1.58,-0.94,-0.98,1.14,P >0.05)。随着瞳孔直径的逐渐增大,两组的高阶像差值均逐渐增高。在瞳孔直径为4.0 mm、5.0 mm、6.0 mm及7.0 mm时,两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见表2~表5)。
3 讨论
波前像差检测已成为眼科临床手术中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是用以评价视觉质量的重要客观指标。人眼像差随着年龄[2]、调节[3]、瞳孔大小[4,5]及屈光状态等因素的变化,也产生相应的改变。 Kaemmerer等[6]研究发现40岁以上正常眼的三阶像差及球差较4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增加。本研究在分组时已将患者年龄进行匹配,以消除年龄因素的影响而减少误差。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白内障切口均为2.8~3.0 mm的巩膜隧道切口,同时为避免术后泪膜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将检测波前像差的时间定在术后第3个月。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像差改变的原因分析已有报道[1]。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人眼的角膜及晶状体中央部较周边部平坦,晶状体核的屈光指数较高。正常大小的瞳孔具有光栅作用,可以使眼在正常情况下的高阶像差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当瞳孔增大时,人眼的这种保护机制减弱,高阶像差的值也增大。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及光学部以外区域的屈光指数差异很大,当患眼瞳孔增大时,光线从这两个不同的区域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这些图像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被波前像差仪接收,与正常的像差图形存在差异,表现为高阶像差值的明显增大。
植入6.0 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的患眼在进行像差检测时,图像的重复性略差,可能是由于两种晶状体虽然材料相同,但光学区直径、屈光指数及全长都略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二者图像重复性的差异。
瞳孔直径4.0 mm、5.0 mm、6.0 mm及7.0 mm时,5.75 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RMSh值与6.0 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RMSh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推测为,在瞳孔直径4.0 mm及5.0 mm时,光线从两组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中央进入眼内的模式基本相同,故其RMSh值虽有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瞳孔增大,这种差异显露明显,而当瞳孔大于6.0 mm时,均有较多的光线从两组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边缘或以外的区域进入眼内,从而导致了两组人工晶状体RMSh值虽然均明显增高,但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这除了与像差本身可随瞳孔直径变大而增加有关外,可能还与光线从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边缘及其以外区域进入眼内,从而使入、出眼的光线折射的特点与正常眼有所不同有关。在瞳孔直径4.0 mm、5.0 mm、6.0 mm及7.0 mm时,植入光学直径5.75 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与植入直径6.0 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例数较少,若增加研究例数及配对资料的例数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资料,而人工晶状体同种光学直径不同光学材料及不同光学设计与像差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后续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夏园玲,张丰菊,于芳雷,等. 不同直径折叠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23(7):745-748.
[2] Mclellan JS, Marcos S, Burns SA. Age-related changes in monochromatic wave aberration of the human eye[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1,42(6):1390-1395.
[3] He JC, Burns SA, Marcos S. Monochromatic aberration in the accommodated human eyes[J]. Vision Res,2000,40(1):41-48.
[4] 严宗辉, 胡建荣, 黄丽娜. 眼高阶像差评价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3):201-203.
[5] Liang J, Williams DR. Aberration and retinal image quality of the normal human eye[J]. J Opt Soc Am A Opt Image Sci Vis,1997,14(11):2873-2883.
[6] Kaemmerer M, Mrochen M, Mierdel P,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Tscherning aberrometer[J]. J Refract Surg,2000,16(5):S584-587.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