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爱知县的横田卫生大学日前开发出两项眼科新技术——可以运用双手进行眼内手术的新型显微镜,以及能将透明组织可视化从而确保手术安全进行的所谓“眼内染色技术”。这两项新技术均由该校的堀口正之教授开发,预计将使玻璃体等手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
据《东京新闻》报道,此前进行玻璃体(水晶体与视网膜间的透明组织)手术时,眼科医生们往往需要在盯着显微镜的同时,一手持光导纤维,一手持手术器具,进行浑浊玻璃体吸出、视网膜切除等精细手术。而新型显微镜采用了光线从上部照入的技术,使医生可以运用双手开展手术,而不必一手持光导纤维、一手进行手术。同时,新型显微镜的照明范围也比以前大得多,成像的立体感也显著增强。“这样手术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堀口说。
由于眼球中的大部分组织都是透明的,因此分辨出它们就变得很困难。试探着进行膜摘除、病变部位切除,需要外科医生们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克服这一难题,堀口等人使用一种称作“酞菁绿”的染料,试图对眼内组织进行染色。最终,他们率先在白内障手术中开发出对水晶体前房进行染色的技术,随后又开发出将视网膜染成薄绿色的技术。经过染色的眼内组织很容易辨认,这样摘除像薄翼一样的视网膜的手术就能够顺利进行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染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仍须特别注意。
堀口说,眼内染色技术的目标是“让不是名人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够接受手术治疗”,顺利实现眼科手术的“平民化”转变。在日本,堀口等人已经运用这两项新技术成功开展了数千例玻璃体手术,仅在2004年,横田卫生大学治疗的病例就突破了1000例。据称,已有不少其他国家开始引入这一眼内染色技术。
有关专家指出,玻璃体手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显微手术,即用玻璃体切除器切除玻璃体腔中病变的玻璃体,向前能切除进入前房中的异常组织,向后能清除视网膜表面,也能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手术,如视网膜切开、切除、修复等。因为能处理许多过去不能治疗的疑难病例,因此被视为眼科手术的一大革命,已成为仅次于白内障摘除的第二位主要手术。堀口开发的这两项新技术,无疑将使玻璃体手术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