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日前成功培育出带有雄性恒河猴基因的小鼠,由此证明猴的表皮干细胞在活体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血液细胞等。这为人工培育再生器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雄性恒河猴表皮干细胞注入未着床的小白鼠胚胎中,于2006年6、7月间成功培育了13只实验小鼠。在其中12只小鼠中,检测出了雄性恒河猴基因,分别分布于角膜、视网膜、皮肤、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等组织中。目前存活的3只小白鼠中,有2只已在皮肤和血液中发现了猴基因。
“猴鼠嵌合体小鼠”的成功培育,意味着建立了一个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研究以及人工器官构建研究的技术平台。这项实验为组织工程化生物角膜的培育与视网膜视神经再生等研究提供了种子细胞,为人工培育再生细胞、组织和器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青光眼、糖尿病、老年痴呆等人类疑难杂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