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层葡萄状荧光,出现在动脉早期,荧光较亮,可分辨出毛细血管,不超过视盘范围。
(3)视盘上表层辐射状毛细血管荧光:出现在动静脉期,超过视盘范围。约在视盘缘外1/2~1PD以内区域。
(4)晚期视盘晕轮,出现在造影后期,视盘缘有弧形或环形的模糊荧光轮,范围始终不超过视盘边缘。 异常眼底荧光
(1)自身荧光:指在注入造影剂之前所拍的照片上,由于反射率高的白色眼底部位(如视盘、脂类沉着斑、有髓神经纤维、脉络膜萎缩斑、白色突出物、白色巩膜暴露区等)在照片上出现的荧光而言。
(2)假荧光:是由于激发片和屏障片组合不适当,在二者波长的重叠区所透过的兰色青光而造成。
(3)高荧光,即荧光增强,常见的有:
①透见荧光,特点为与早期的脉络膜荧光同时出现,其大小、形态、亮度很少或没有变化,且随脉络膜荧光消失而消失,是由于色素上皮的脱色素或萎缩,脉络膜荧光的透过增强所致。又称“窗样缺损”(window defect )
②异常血管荧光,因眼部炎症、肿瘤、外伤、变性、先天异常所致血管异常(新生血管、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侧支循环、血管短路以及双循环等),而出现的异常血管荧光。
③渗漏(leaks):特点为在动静脉期出现,其范围逐步扩大,其亮度随之增强,视网膜脉络膜荧光消退后持续存在,长达数小时,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内皮和色素上皮屏障受到破坏,染料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渗漏,其表现可为池样充盈(pooling),或呈组织染色(staining)。
(4)低荧光,即荧光减弱或消失。其表现有2种,一是荧光遮蔽(blocked flouresc-ene ),如玻璃体和视网膜内出血、渗出、机化膜、肿瘤、变性等均可遮蔽视网膜和脉络膜荧光。二是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由于任何原因导致眼底血液循环障碍,荧光达不到供应区,造成荧光充盈减少,甚至完全没有。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