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复杂、难治且影响视功能的眼病,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白内障和青光眼在同一眼并存,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上一般采取先行青光眼手术,后行白内障手术。近年来,由于手术技巧的提高,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避免了分次手术的弊端。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需要行白内障手术,而青光眼眼压的控制需要2种以上药物,有时药物不能控制,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同时做人工晶体植入[1]。三联手术可采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人工晶体植入术(IOL)+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IOL+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我科2002年6月~2004年6月对收治的38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ECCE+IOL+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38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4~80岁,平均65岁。右眼22例,左眼11例,双眼5例。术前眼压平均3.25 kPa(1 mmHg=0.133 kPa),所有病例均接受过口服醋氮酰胺片、1%匹罗卡品眼液点眼及静点甘露醇等抗青光眼治疗。眼压控制38眼,眼压降至2.74 kPa以下;药物未控制5眼,眼压平均4.21 kPa。术前视力:0.1者8眼,0.15者14眼,光感10眼,手动5眼,指数6眼,房角N3 19眼,N4 20眼,开角4眼。眼B超检查均无视网膜脱落情况。
1.2方法采用ECCE+IOL+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38例患者,术前24 h停用缩瞳剂,术前1 h用美多丽眼药水散瞳2次,眼压仍偏高者静点20%甘露醇。在角膜上方做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于11点位做4 mm×3 mm板层巩膜瓣,分离至角膜缘内1 mm,角膜缘、巩膜瓣两侧延长白内障切口长6 mm。穿刺入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开罐截囊、娩核、清除皮质。前房内再次注入玻璃酸钠,于后房植入人工晶体,缝合角膜切口。注吸前房内的玻璃酸钠,前房内注入卡米可林缩瞳。在板层巩膜瓣下做2 mm×1 mm深层巩膜及小梁切除,于相应处做虹膜周边切除。关闭巩膜切口,结膜瓣连续缝合。球后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2结果
2.1术后视力视力恢复至0.4~0.6者26眼(82.7%),0.3~0.4者12眼(27.9%),0.1以下3眼(6.9%),其中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5 d才治疗,术后视力由术前的指数提高至0.04,视盘色泽明显变淡。
2.2术后眼压38例(43眼)术后眼压0.95~3.17 kPa,平均1.89 kPa。
2.3滤泡形成情况43眼出院时均形成滤泡,其中明显者31眼,较扁平者8眼,不明显者4眼。
2.4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内皮线状混浊,15例3~7 d内完全恢复透明;23例有房水闪光出现,亦在1周内消失;浅前房1例,经过加压包扎、散瞳及静点甘露醇等综合治疗后恢复正常;晚期视神经萎缩1例,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及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3讨论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以往多先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再行白内障手术。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广泛应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指征已明显放宽。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瞳孔阻滞引起的,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植入较薄的后房型人工晶体能解除瞳孔阻滞,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采用联合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避免滤过手术后白内障的发展;(2)术后即恢复有用视力,可以缩短患者二次手术复明的时间;(3)联合手术可以避免2次或2次以上眼内手术,因多次的眼内手术可能增加术后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的危险[2];(4)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在显微镜下解剖层次清晰,采用双管注吸针头,术中能保持前房深度,皮质吸出干净,后囊保持完整,避免并发症发生,术后反应轻,显微镜下切除小梁组织确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3]。
参考文献:
[1]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
[2]林振德,李绍珍,韦志俐,等.小梁切除与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5):660.
[3]朱月萍,马赛芬.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29例报告[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3,11(3):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