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医患关系 >> 医患现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医院绩效管理误区种种

http://www.cnophol.com 2008-7-24 10:55:23 中华眼科在线

张玉韩

  推行绩效管理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高层管理者所认识,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我们从50余家医院的管理咨询中发现,目前医院实施绩效管理,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完善提高。

  计划阶段的误区

  高层管理者缺乏管理魄力。集中表现在:一怕引发矛盾,造成不团结;二怕绩效考核压力过大引发技术骨干跳槽;三怕考核处罚得罪了上级领导家的亲戚,难保自身官位。这在公立医院尤为突出。

  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多数医院采取非量化的模糊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模糊,评价起来弹性较大,容易引发人为性偏差或人情考核。或在指标设置上违背了SMART原则,即Specific(明确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 Aligned(相关的), Realistic(现实的), Timed(有期限的)。 

  医院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脱节。违背了战略管理目标一致的原则,忽略指标的分解与转化,上下指标不统一。员工对医院总目标分解理解不清,或者漠不关心,这种脱节的结果又势必导致绩效考核的流于形式。即使员工个个考核优秀,但整个医院业绩平平,达不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追求考核指标的完美无缺,忽视重点。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包含在考核中,通过绩效管理使医院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故对指标在设置上尽善尽美。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员工感到反感,管理者感到烦琐。建议关键业绩指标个数视具体岗位不同而不同,最好不要超过6个,否则考核就没有重点。

  管理沟通环节缺失,忽视被考核人的参与。很多医院认为制定考核指标和目标值是领导的事情,不需要作为被考核人的下级参与,被考核人会对指标设置与医院抵触。如果被考核人本身都不理解不认同被考核的指标和设定的目标值,员工难免会对管理者满怀怨气,容易引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让被考核人参与沟通。只有达成共识,被考核人才能接受考核并在工作中努力完成目标值。

  缺乏数据的科学性,考核结果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绩效考核应倡导用数据说话,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以避免人为矛盾产生。但许多医院不重视基础数据收集,或是缺乏系统的分析,制定出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值很可能出现大的偏差,给日后的操作埋下隐患。

  指标的选择缺乏均衡性。许多医院由于医院背景不同,如民营医院容易出现过于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医院长期发展的非财务指标,即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等;而公立医院容易忽视财务指标,过于重视与财务指标关联不大的一些非财务指标。另外,部门之间指标设置易出现不均衡,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或岗位之间的指标值考核出现“责任大的部门考核结果差,责任小的部门考核结果好”等不公平现象,造成员工心理失去信心并产生抵触情绪。

  考核(评估)阶段的误区

  缺乏日常管理,将绩效考核与日常管理相对立。很多医院的管理者认为,每月实施绩效考核增加了工作量,影响日常管理。其实,实施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也正是我们日常管理的核心,其提取的指标符合有关管理原则。如果我们将绩效管理与日常管理相对立,只能是捡到了芝麻丢掉了西瓜。有的医院管理者将绩效计划制定好后,在考核实施期间就不管不问,到了考核期再来进行考核打分。这种把绩效管理和日常工作割裂开来的做法,容易让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日常管理缺乏记录。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忽视日常对下属的绩效指导,缺乏记录员工绩效过程需考核的细节,到了考核周期,又无考核依据。没有绩效信息记录造成的结果是,在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和反馈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服员工,这不利于员工成长,也容易引起员工不满和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对绩效考核结果仅用于奖金分配。运用方法单一,致使不少人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只是工资奖金发放的依据,考核就是扣钱!其结果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产生恐惧、抵触,不利于绩效管理的推进。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医院绩效管理进程步履艰难。

  考核结果反馈阶段的误区

  忽视沟通,认为绩效沟通太麻烦,怕引发矛盾。很多医院管理者不愿意花时间来进行绩效沟通及绩效考核结果反馈,认为绩效沟通太麻烦,单靠行政命令强行让员工执行。尤其是对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员工发奖金时才知道被扣罚。这样的结果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特别是对绩效指标尚未形成共识,不利于员工为之努力;二是绩效管理整个过程中缺乏员工的有效配合,不利于绩效管理宗旨的实现,更不利于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提升团队业绩。三是由于沟通与反馈不到位,容易引发组织内不团结,产生误解。

  为考核而考核,缺乏对下属绩效指导与改进。一些医院把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形式,对考核出来的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位。每月到时间只是应付了事,缺乏利用绩效管理工具纠正下属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缺乏对下属成长进行关心和帮助。

  执行中缺乏认真,是绩效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许多医院在制定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已经做得很到位,但医院中层以上管理者缺乏责任心,不认真执行操作程序或不按照标准执行,结果导致绩效管理走样,这里面高层管理者也未起到强力的督导作用。甚至一些高层在绩效考核中充当了说情者的角色,实际上成了对绩效管理实施的破坏者。

  考核只对下级,不对上级,非全员性参与。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员工最不满意的地方。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公平,上级只对下级考核,员工容易产生不服气,作为高层也失去了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

  改进提高阶段的误区

  忽视绩效改进,评价标准长期不变。一些医院推行绩效管理后,一些绩效指标长年没有调整过,不能随着医院管理的需求发生变化,这其中包括指标的设置、权重及操作方式等方面,有些指标经过一年的运行,通过加强管理全员均能很好完成,这些指标就可以减掉或权重减轻,而对一些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就要增加或加大权重。对这些“长板”与“短板”指标要在绩效改进中进行增减设置或权重上的调整,否则就跟不上医院发展。

  人力资源经理缺乏绩效管理专业知识。这是许多医院存在的共性问题,源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背景。如有的是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但不懂医学,在处理具体绩效管理细节中缺乏与医院管理的有效对接。大多医院是从事医疗、护理专业的人员转入人力资源管理,他们又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能发挥绩效管理专家的作用。这是导致目前在医院推行绩效管理的“短板”问题。绩效管理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技巧,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致力的,就是提高医院员工的绩效水平和医院整体绩效水平。


(来源:健康报)(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科,中华眼科在线,眼睛,医院绩效管理,医院管理制度)的信息
  热门图文

测试:你适合哪种眼镜

美女 一起来打一场眼睛

打造夸张浓眉大眼

奥运眼镜 让奥运近在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