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准小梁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文献报道较多,但术中前房穿刺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原因及处理措施所见较少。笔者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在该手术中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2000年3月~2003年10月期间,在接受小梁切除术的10例患者中,5例病人在行前房穿刺后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脱离范围≤1/3角膜面积;5例均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患者,术前药物控制后,眼压均≥21mmHg,其中2例合并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术中及时给予复位,术后随访观察3 月~2年,复位良好,未见远期并发症。
1.2 方法 同白内障手术相比,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判断比较容易。术毕,笔者与原穿刺口对侧另行穿刺,采用消毒空气泡或黏弹剂,注入前房,利用推压作用,使其反转脱离的后弹力层复位,检查前房注入物应呈充满状态,眼压略高。其中1例因前房压力变化,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扩张、破裂出血,术中利用平衡液与前房组织温度差反复冲洗,止血成功。
2 讨论
角膜后弹力层中央厚约5~7μm,周边为8~10μm,呈均质状,前面与实质层界限清楚,周边延伸至角膜缘后界处。在小梁切除术中,受术者年龄偏高,术前眼压处于相对较高状态,此时角膜水肿,角膜层间相对疏松;在行前房穿刺手术时,容易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于脱离范围较大者,如不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发生角膜失代偿,继之出现角膜大疱,最终以角膜移植解决问题, 是医患双方都不愿接受的。所以对该并发症,术中仔细观察非常重要。对于该并发症的体会:(1)操作器械必须锐利;(2)穿刺前眼压不能太低,避免以搓切方式进入前房;(3)穿刺隧道有适当长度(1mm);(4)灌注针头体积应尽量小,进入前房后,针头接近内皮平面;(5)术中尽量减少进入前房次数。对于复位借助手段可以选择水、空气或黏弹剂;相对来说,脱离范围≤1/3者,空气以吸收快、眼压干扰较少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