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HSF4基因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性白内障

http://www.cnophol.com 2008-8-11 16:56:36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鉴定一延续5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根据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选择了D16S539分子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基因测序鉴定致病基因。 结果  该69名家系成员中有16例患有先天性核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定位于16q21-q22,并在候选基因HSF4外显子3检测到一新的突变杂合子134456G→A,该突变导致112E的同义突变,而在家系正常成员中则未检测到该突变。 结论  该家系核性白内障表型很可能系由HSF4基因134456G→A突变所致,且此突变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HSF4;基因突变;先天性白内障

    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nuclear cataract caused by a novel mutation in the HSF4 gene

    HU Zhoujun,LU Yilu,LI Qihuan,et al.Chen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gene mutation causing 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nuclear cataract in a five-generation family. Methods  According to gene mutation of special known loci in chromosome,linkag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D16S539 molecular marker.PCR and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mutation in the candidate gene HSF4. Results  Sixteen of the 69 individuals in the pedigree had congenital cataracts.A mutation of 134456 G→A in exon 3 of HSF4 gene was found in patients,but not in the normal member at family. Conclusion  Mutation 134456(G→A) was firstly found in the Chinese patient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nuclear cataract,and it might be the genetic aspect of the cataract in this five-generation family.

    [Key words]  HSF4;gene mutation;congenital cataract

    先天性白内障是造成儿童失明和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许多儿童因本病导致不可逆的弱视,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仍不能提高视力。先天性白内障根据晶状体混浊部位、形态和程度不同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白内障、核性白内障、点状白内障、膜性白内障等;其中以绕核白内障和核性白内障较常见。绕核性白内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混浊位于透明晶状体核周围的层间,因此又称板层白内障。有时在此层混浊之外,又有一层或数层混浊,各层之间又有透明皮质间隔。最外层常有“V”字形混浊骑跨在混浊带的前后,称为“骑子”;常为双眼发病,视力可明显减退。核性白内障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胚胎核和胎儿核均受累,呈致密的白色混浊,但皮质完全透明,多为双眼发病。先天性白内障约有1/3的病例是遗传性的[1],单基因遗传的3种遗传方式,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在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研究中均有报道,但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内障(autosomal dominant cataract,ADC)最为多见[2]。白内障的遗传学研究仍落后于视网膜变性等其他眼科遗传性疾病[3]。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研究先天性白内障,到为止,已确定20多个ADC位点,其中有10多个基因已克隆[4~5]。

    我们发现并收集了一个延续5代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家系,并对该家系致病基因进行分析,以期弄清该家系中的遗传病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来自湖南郴州某山区,经家系调查,该家系成员5代共69人,患者16例。患者经扩瞳后裂隙灯及三面镜检查表型均为晶体核性混浊,且不伴有全身性疾病,诊断为核性白内障。经家系成员知情同意,采集其中17例(患者8例,正常者9例)的外周静脉血,制成干血滤纸片,-20 ℃低温保存;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

    1.2  PCR引物合成  由于编码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4,HSF4)基因定位于16q21-q22.1;因此选择了 D16S539分子标记,首先进行连锁分析。其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如下:

    STR16F:5-cagatcccaagctcttcctct-3

    STR16R:5-gtgtgtgcatctgtaagcatgt-3

    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中所检测到的患者都具有同样大小的一条带,而正常人都不具有条带,所以初步判定致病基因在16号染色体上。而目前已知的16号染色体上与白内障有关的基因突变热点在HSF4第3外显子,因此根据HSF4的第3外显子突变热点区域情况合成HSF4特异性引物。(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图2。   

    HSF4F:5-ccacgccccactccccaga-3

    HSF4R:5-CACCCCTCCTCCTCTTTGCT-3

    它们所在的位置(框内序列)如下:

    134281 ccgggcggggagcggggatgggggactcggtgccggggatggggcgacccacgcccccac

    gccccactcc ccaga

    134356 cggttttcggaaggtggtgagcatcgagcagggcggcctgcttaggccggagcgcgacca 134415

    134416 cgtcgagttccagcacccgagcttcgtgcgcggccgcgagcagctactggagcgcgtgcg 134475

    gcgca aggtgggggc ggcctgcggg aatgagcaaa gaggaggagg

    134521 ggtgctggga ctgcctgcct tgctcctgcg acccagtccc gacggtgcct cccgcctgca

    134581 ggtgcccgcg ctgcgcggcg acgacggccg ctggcgcccg gaggacctgg gtcgactact

      1.3  PCR扩增  PCR扩增D16S539的部分DNA片段。按PCR反应体系中剂量,向0.5 ml EP管中依次加入各试剂,短暂离心混匀;放入PCR扩增仪,于94 ℃预变性2 min,冰浴冷却后,再加入Taq DNA聚合酶0.3 μl,离心混匀;随后以94 ℃变性10 s,47 ℃退火30 s,72 ℃延伸40 s,循环35次后,再于72 ℃延伸5 min;置于4 ℃保存备用。

    1.4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取琼脂糖3.6 g,加入0.5×TBE缓冲液120 ml,于微波炉中加热,使琼脂糖充分溶解,加热过程确保琼脂糖的浓度为3%;冷却到60 ℃~70 ℃后,小心加入8 μl EB混匀,再冷却至30 ℃以下;将凝胶托盘两端封好放平,倒入凝胶,再放上梳子;待凝胶完全冷却凝固后,小心拔去梳子,去除托盘两端的封胶膜,稍后放入电泳槽,加入0.5×TBE缓冲液使液面稍高于凝胶;小心点样,勿穿透加样孔;接通电源,以120 V电压,电泳50 min;用凝胶成像分析仪进行观察分析,挑选扩增良好的标本用于以下实验。

    1.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根据分子克隆操作手册介绍的方法制备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别将样品加入到点样孔中,于5 V/cm电压下电泳3 h; 0.5 μg/ml溴乙锭中染色10~30 min,紫外透射仪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照相记录电泳结果。   

    1.6  基因测序  选取带型不同的PCR产物,经纯化后在ABI3110自动测序仪上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验证。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HSF4,基因突变,先天性白内障)的信息
  热门图文

火辣热烈的奥运加油妆

情人节的浪漫怀旧紫色

五环眼妆迎奥运

熟女四季梦幻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