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嘉奇
翻译完世界卫生组织(WHO)急救和基本外科技术培训班教程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曾炳芳教授很感慨,他说:“也许我们的医生都能背得出、考得出这些急诊的最佳临床操作,但未必能真正做到这些流程。” 上周五下午,曾炳芳在市六医院的大会议室内,给参加“WHO中国区首次急救和外科基本技术培训班”的180名学员上了第一课。他说:“我希望能够反复向大家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病人生命作为第一考虑要素。” 道理不能仅贴在墙上 “抢救生命,减少致残率”,听起来响当当的道理常常会贴在医院的墙上,但在急诊室真实的世界里,它有时却会莫名消失。 翻开这本教程,最佳实践纲要的第一页内容是伦理学——患者知情同意。它要求医生在操作之前,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其中包括6条: 询问患者是否同意进行体检;检查前要解释你准备做什么;询问患者是否有疑问并回答这些疑问;确认患者已明白你的意思;得到允许后才能开始;注意是否舒适以及隐私保护。 而在上海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室内,医生们从120救护车上接过一位腹痛患者后,问的第一句话是:“哪里不舒服?”一边说话,一边就已经开始动手体检了。诊疗过程中,医生是提问者,患者是回答者,患者的妻子一脸茫然地打着电话:“医生现在在检查,我们不知道在查什么……”类似的场景,记者曾经在多家医院的急诊室内经历过。 纲要的最后一段是危重病人的转院。曾炳芳教授在授课时说:“我们不要认为把病人送出去就没有责任了,而是要继续对他们负责,直到他们被下一家医院的医生接手为止。” 然而,家住本市郊区的6岁男孩伍林上周被车撞伤,手臂骨折,当地医院的医生让他转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可等父母把他抱到儿中心的时候,却被告知没有床位。曾炳芳说,按照WHO的原则,当地医院的医生应该帮助患者联系好,确认有床位后,才让患者前去就诊。 细细比较这本教程,现实的急救医疗差距实在不小。 无规范就会有伤害 “必须要建立规范,要有诊疗常规。”市六医院副院长谭申生说。他记得目前中国并没有统一的诊疗常规,上海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制订过一套诊疗常规,但由于医学技术近10多年的飞速发展,这套常规也已经到了必须要改进的时候。六院曾要求各科主任梳理出105种疾病的诊疗常规,但相比较WHO的这套教程,各科主任都表示仍然有一些没想到和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即便如此,六院自己的常规并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起到作用。在急诊室内,医生们常常能够看到初期处理很糟糕的病人。曾炳芳举例说,我们常常会遇到股骨和骨盆同时骨折的患者,但在他们之中,有许多患者都曾接受过股骨治疗,只留下较难的骨盆手术,“可这个先后次序根本是错误的。”要救治这样的患者,必须先做骨盆治疗,然后再进行股骨手术。不规范的急救顺序,让患者有可能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 “我们看多了这样的患者,各地医疗在急救医学领域的差异,让遗憾时有发生。”谭申生说。 提高质量不靠惩罚 世界卫生组织恰恰不想让这样的遗憾频发,但他们缩小世界各地医疗质量距离的方法不是依靠监管或者惩罚,而是积极推广治疗规范,加强医学培训。这次办班过程中,代表世卫组织前来的米娜(Cherian Meenamrs)女士反复询问,有多少一二级医院的医生来报名,她希望基层的医生越多越好。 让她感到遗憾的是,第一次参加培训班的医生中只有两成来自基层医院,其余均为三级医院的医生。“我们只是一家医院,很难吸引更多的基层医生来参加,我们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参与这个培训项目,这才能更有效地推广这一规范。”谭申生说。 曾炳芳也认为,改变中国急救的现状,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他说,我们不仅缺诊疗常规,还缺全国的急救网络,缺以病人为最高利益的制度。“医院之间要以治好病人为第一原则,而不应该是以抢病人数量为优先原则。”急救最佳临床操作,要让医生既背得出又做得到,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施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