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例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4 16:11:45 中华眼科在线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中老年人视觉障碍常见病之一。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眼部缺血及血管痉挛有较强的针对性,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是其他治疗方法所不及的。我院自1991年以来用该方法治疗3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单眼26例,双眼4例,共34眼;右眼21眼,左眼13眼;男14例,女16例;年龄35~72a,平均51.2a。伴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10例,动脉粥样硬化12例,糖尿病7例,中度贫血1例。入院视力:眼前数指3眼,0.01~0.05者5眼,0.06~0.1者15眼,0.2~0.5者10眼,0.6~1.0者1眼。

  1.2 诊断依据 (1)视力突然减退,不伴眼球转动痛;(2)眼底检查视盘水肿隆起约1~3D,视盘边界模糊,视盘或附近视网膜有少量出血,视网膜血管无改变;(3)视野检查:视野出现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水平性半盲或垂直半盲,视野缺损绕

  过注视区,故无中心暗点;(4)眼底荧光造影早期可见视盘区低荧光或充盈迟缓,视盘周围脉络膜充盈迟缓或缺损;(5)CT检查排除颅内、眶内占位病变及脑梗塞所致的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肩下垫一小枕,穿刺点定在胸锁关节上方2.5cm、颈前正中线旁1.5cm,局部碘复消毒,触及颈总动脉,将其推向外侧在气管与颈总动脉之间进针,抵达骨质后退针1mm,回抽无气无脑脊液后注药[1]。药物配方:(1)10gL-1利多卡因10mL加维生素B12针1 000ug;(2)20gL-1利多卡因5mL加维生素B12针500ug加维生素B1 100mg或地塞米松5~10mg。患眼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7d为1疗程,双眼者每天一侧交替进行。

  2 结果

  疗效标准:治疗时间小于1个疗程,自觉症状消失,视力提高4行以上为显效;治疗小于2个疗程,视力提高2行,自觉症状消失为有效;治疗小于3个疗程视力提高小于1行,自觉症状消失为好转。治疗后显效15眼,有效14眼,好转5眼。出院视力:眼前数指1眼,0.01~0.05者3眼,0.06~0.1者6眼,0.2~0.5者14眼,0.6~1.0者10眼。

  3 讨论

  3.1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营养视神经前段的血管梗塞所引起的视盘缺氧所致的水肿和视力突然减退[2],星状神经节阻滞由于阻断了通往头颈上肢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传入功能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血流量灌注增加,从而改善了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眼部缺血及低氧状态。另外加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充血,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使细胞间质水肿消退,具有抗炎效能。

  3.2 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后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少数病例出现暂时声音嘶哑,是由于药物注射较浅,麻醉了喉返神经所致。注射后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不扩张,视网膜颜色不改变,但眼痛、头痛症状好转并逐渐消失,眼底视盘水肿逐渐消退,视网膜颜色、血管逐渐恢复常态,视功能逐渐提高。

  3.3 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熟悉解剖,掌握好适应症和操作要领,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但对于可能发生的血气胸、气胸、喉返神经麻痹及药物误注入蛛网膜下腔等严重并发症要高度警惕,操作技术应熟练。本组共阻滞428次未发生意外,表明本疗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陈前.视经阻滞疗法.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0∶175.

  2 宋振英.眼科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604.

(来源: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4期第19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科,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视神经病变)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