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前后视网膜厚度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31 9:13:25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2.1  视力变化  治疗前平均视力0.46±0.24,治疗后3个月平均视力0.55±0.29。治疗后3个月28眼中,视力提高10眼,占35.7%;视力稳定16眼,占57.1%;视力下降2眼,占7.2%。

    2.2  光凝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变化  光凝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见表1。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圆内及1~2.22 mm圆环内神经上皮层厚度在光凝前后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3.45 mm圆环内神经上皮层厚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光凝治疗前后视网膜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

    3  讨论

    黄斑水肿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或三面镜、眼底立体照相等,但它们都是定性检查,依赖于检查者的主观经验。眼底荧光造影(FF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黄斑水肿的确诊方法,但FFA仍然是一种定性检查,不能对黄斑水肿进行量化分析。并且FFA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难以对患者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高分辨率、非侵入性、可量化测量的诊断新技术逐渐进入眼科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就是其中的代表。1991年Huang D对OCT的工作原理做了描述。其与B超的成像方式相类似,是以840 nm低相干二极管激光为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被分成两束,分别送入参照光路和探测光路,两个光路中反射或反向散射的光线在光纤耦联器中被重新整合为一束,并被探测器接收。根据不同深度组织所产生的不同反射光强度数值进行采集、整合、彩色编码获得二维伪彩图像。红白色等暖色调代表反射强的区域,即在视网膜中水平排列的结构如神经纤维层、丛状层、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蓝黑色等冷色调代表反射弱的区域,即纵向排列的结构如颗粒层、感光细胞层等。其轴向分辨率可达10 μm[2,3]。

    笔者应用OCT测量格栅样光凝治疗后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降低,水肿减轻。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内下降最明显,在1~2.22 mm环内亦可发现厚度降低,而2.22~3.45 mm环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OCT能够反映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的病理改变,在3个月内即可使黄斑水肿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并且越接近黄斑中心凹处,格栅样光凝的作用越明显,而黄斑区之外在3个月时光凝的作用尚不明显。

    OCT可以早期发现并定量分析黄斑水肿的范围、程度及不同组织层面的病理改变,并可对黄斑水肿的各种治疗进行临床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原因所致黄斑水肿的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疾病,难以接受多次的FFA检查,而OCT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使患者能重复进行随访观察。总之,OCT在黄斑水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随访中可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Tso MOM.Pathology of cystoid macular edema.Ophthalmology,1982,89:902-905.

2 Huang D,Swanson EA,Lin CP,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cience,1991,254:1178-1181.

3 刘杏.努力提高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的认知水平提升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67-68.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黄斑水肿,视网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揭密09春夏流行的眼妆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