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明 周欣欣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450052)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时后皮质混浊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调亡的影响,评价其对对术后后发障形成的影响。
方法:1 体外牛眼外伤性白内障模型观察:按前囊组(10只),后囊组(10只),赤道组(10只)和阴性对照组(10只)。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在晶状体相应部位,垂直刺破3-4个直径约1-2mm的伤口,并搅动刺破处囊摸下皮质,使其混浊,形成不同部位的白内障。分别于培养后的第1—12天后取出四组晶状体观察并取前囊和赤道部铺片,进行GIEMSA染色、tunel染色,计算上皮细胞凋亡率。2.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模型观察:新西兰白兔25只,分为5组,均用一次性1mm注射器针头,在角膜偏中央位置刺穿角膜,用针头在晶状体前囊上划开1×1.5mm大小的切口,并刺入切口囊膜下皮质搅动,使其混浊。分别为伤后12小时,1天,3天,5天,9天五个时间组,随机选择一组家兔经耳缘静脉用空气针处死,一只眼作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作为对照眼。各组前囊和赤道部囊膜行giemsa和 tunel染色,计算上皮细胞凋亡率。
结果:1体外牛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的观察:损伤后12小时出现局限性云雾状混浊;伤后3天,混浊范围扩大,颜色变白;伤后6天,呈完全性混浊,混浊程度加重;伤后9天,呈明显的乳白色混浊。对照组晶体透明。2.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情况:实验眼伤后立即出现局限性云雾状混浊; 24小时内所有实验眼前房内明显的组织反应性渗出。伤后的第4天前房内絮状物明显减轻。实验眼晶状体均出现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其中2只为局限性,其余为完全性。损伤后第七天,发展为较为明显的白内障混浊,呈白色乳块状完全性混浊,此后白内障发展稳定。对照眼,晶状体透明,始终未见晶状体混浊。3.GIEMSA染色观察: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牛眼和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都表现为前囊下上皮细胞的减少,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增宽,边界不清,核固缩的逐渐增多。4.TUNEL染色观察:兔眼和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随着晶状体皮质混浊程度的加重和晶状体混浊时间的延长,细胞调亡率逐步增加。而对照组无此变化。
结论:晶状体皮质混浊与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皮质混浊的程度与细胞发生凋亡的数目呈正相关。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