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后巩膜开窗减压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http://www.cnophol.com 2009-4-2 11:10:01 中华眼科在线

  2结果

    Ⅰ,Ⅱ两组术后眼压变化情况见表1。接受睫状体冷冻术患者术后眼压多数明显超过正常,约2wk时达到高峰,最高眼压达55.90mmHg,且有虹睫炎及角膜改变,1~2mo后逐渐缓解,多数患者3mo后眼压降至正常或更低。后巩膜开窗减压术患者术后早期眼胀、头痛等症状迅速缓解,眼压较行睫状体冷冻术者低(P<0.01),少数患者1~2wk时可有轻度上升,最高眼压为36.40mmHg,约3wk~1mo后降至正常或更低,随访3a,未见再度升高,也未出现明显眼球萎缩外观。接受后巩膜开窗减压术部分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眼睑局部肿胀,常在1~2wk内缓解。近1/3患者有少量眼内出血,经卧床、止血对症治疗多于1wk内吸收。表1Ⅰ,Ⅱ两组术后眼压变化(略)

  3讨论

    原发性或继发性青光眼晚期常可发生绝对期青光眼,视力丧失,眼压持续过高,主觉症状明显,药物治疗常无效。为了既有效控制眼压、缓解疼痛,又维持眼球外形,以前多选用睫状体冷冻术[2]。该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巩膜、玻璃体较少,远期效果较为理想。其降低眼压的机制为冷冻破坏及降低了睫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并引起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血管充盈、组织水肿、睫状体血流速度下降,导致睫状体分泌房水的能力下降,房水生成量减少,眼压下降[3]。但是术后早期由于组织肿胀、变性、坏死、局部炎性反应以及特殊应急因子的刺激,使眼压反应性升高,甚至超过手术前眼压,使部分病例可能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或依赖药物治疗以降低眼压[4]。我们用后巩膜开窗(或造孔)术在眼球后部作巩膜人造“窗口”,用微型虹膜恢复器分离脉络膜,使脉络膜人为剥离(眼压较高可扩大“窗口”,使脉络膜脱离范围加大),升高的眼压可借助脉络膜的弹性并通过其脱出而得以使得眼压缓解,同时使巩膜上的压力感受器不再受高眼压的刺激而达到止痛效果,同时能防止眼前部发生角、巩膜葡萄肿,治疗晚期、绝对期青光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手术操作须小心轻柔,高眼压者应防止脉胳膜破裂、出血,可先行前房穿刺降压。本组病例术中改用角膜缘外球结膜切口,并作放射状切开,使术后结膜切口平整,减少了术后结膜切口愈合不良,肉芽增生等并发症[5]。并根据术前眼压情况,扩大窗口,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手术切口可根据术者习惯,用方形或三角形均可。本组中1例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剥离玻璃体注入硅油而继发青光眼,用多种药物降压无效,行硅油吸出,患者疼痛症状未能解除,仍然高眼压。行睫状体冷冻术仍不能缓解,后试用后巩膜开窗术治疗,随访观察4a,疗效稳定,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眼外观正常,仅见2例眼球轻度萎缩。该手术适用于已做过各种抗青光眼手术无效的晚期、绝对期青光眼。疗效稳定,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易于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0

  2赵培泉.直视下睫状体冷冻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1):23

  3张利,韩仪敏,朱思泉.氯丙嗪球后注射联合角膜层间灼烙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国际眼科杂志2006;6(3):637 638

  4李宏科,张洪勋,刘毅.哈萨克族牧民青光眼门诊病例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368

  5王树奎,裘春凤,崔世福.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治疗体会.眼科研究 1989;7(2):106108

上一页  [1] [2] 

(来源:首席医学网)(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绝对期青光眼,后巩膜,减压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击破黑眼圈和干纹4大法

    魅力眼妆“眼”绎“睛

    扮俏完美双睫 简单刷出

    秘黑线条如何打造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