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光眼;手术;护理;体会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力功能等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因此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感觉。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现将我院眼科疗区2008年3月至12月共收治的48例青光眼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12月我院眼科疗区共收治48例青光眼手术病人,均采用局麻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48例病人中,男30例,占62.5%;女18例,占37.5%;年龄最大90岁,最小16岁,平均53岁;其中先天性青光眼16例,占33.3%;继发性青光眼32例,占66.7%;老年青光眼32例,占67%;中年青光眼12例,占25%;青少年青光眼4例,占8%;所有病人住院天数为4~10天,平均为7天,通过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有36例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2例效果不显著自动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还应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同时遵医嘱术前1 h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 ml,降眼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1 mg加鲁米钠50 mg后进手术室。在做术前准备工作时,动作轻柔。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让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 病人术后回病房时的护理 护士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观察有无高热及其他异常;检查术眼眼袋包扎是否完整、有无松脱,包扎纱布有无渗出;遵医嘱给予输液、抗炎支持疗法。同时进行术后宣教,指导病人避免用力低头拾物,因剧烈活动对术眼伤口不利,不要用力咳嗽,如果病人频繁咳嗽时鼓励和协助病人做深呼吸运动。进营养易消化饮食,杜绝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不适,稳定情绪,不但有助于病人术眼尽快恢复视力,对病人的康复大有好处。
2.3 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或促进康复的作用。青光眼术后病人一旦突发视力下降,而显现出过分恐惧,担心术眼视力能否恢复;针对病人的思想动态,护理人员应该用温暖的语言安慰病人,稳定情绪;用朴实亲切的眼神和病人交流,同时告诉病人手术情况,减轻其心理负担,多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避免给病人造成不良影响,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由于环境对病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自信和严肃的态度,保持病房清洁、安静、舒适。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对于焦虑的老年患者来说,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对稳定情绪,减少烦躁,提高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对病情的恢复大有好处。同时做到病室用物放置安全合理,病人使用方便。(3)定期检查,病人康复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讲解,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并告知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如发现术眼红肿、痛感、有分泌物、视力下降等情况时,应立即来医院复诊。以免贻误病情,给病人自身带来痛苦。
3 讨论
(1)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感觉,患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青光眼。同时也会出现视力疲劳,眼胀、头痛,晚间看灯光周围有彩虹和光圈,视物模糊。青光眼是不可预防的,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多岁的人,均应定期做眼科检查。平时应注意休息和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阅读或从事近距离工作者,光线要充足。青光眼的治疗,必须遵医嘱,早期用降压药物治疗,如眼压不能用药物控制时,则必须施行手术治疗。(2)护士在护理病人时,要全面,正确评估患者,包括询问病人有无术眼突然疼痛。视力严重下降,畏光流泪,是否伴有头痛等症状;观察患者有无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等体征。同时为医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在护理中特别是对老年病人,根据其个性,制定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痛苦。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如指导病人合理营养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眼部卫生,不能用手或不洁的毛巾擦眼;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不但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并有扎实的护理基本功,丰富的医学知识。加上细致的病情观察和耐心细致的询问病情,这些都是我们护理成功的关键。同时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专科技术操作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总之,护理是一项精细的服务艺术,在重点环节上实施精细的护理服务。虽然体现在点滴的小事中,但却能反映出全面周到精细的护理服务过程,才能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活力,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最终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